板块4月走势回顾:4月表现最好的标的是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两者分别上涨6.8%和3.9%。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来自于1季报(同比11.8% vs 8-10%的市场预期)的超预期及稳增长的政策放松预期。
月度观点:
量——我们预计4月新增信贷规模会回落至8500-9000亿,维持全年9.6万亿的新增信贷目标。4月企业债融资规模明显放大,我们上调4月的社融规模到1.6万亿。
价——对于非标和影子银行的治理的持续过程仍将影响表内贷款的实际增量,银行贷款议价能力将得到维持,但贷款向中小微企业的结构转型速度会因为资产质量压力而有所减缓。存款定期化趋势减缓,但没有逆转,对T+0货基的监管暂时对银行资金获取成本上升起到缓和作用。我们判断NIM维持缓慢下行趋势。
资产质量——资产质量恶化的过程在1季度继续。银行业绩增速相对平稳,仍能够通过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达到对冲核销和处置对拨备的侵蚀。但不良净生成率难有回落。
政策展望——关注同业监管政策落地进程及力度。货币政策宽松需要等待经济数据和金融数据的验证。
5月观点:板块催化减少,维持阶段性相对收益。整体货币政策将维持中性偏松不改,监管对银行去杠杆的强硬态度已有所放松。但市场对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的预期正在减弱,而对信用风险暴露的担忧可能会随着从5月下旬开始的信托集中到期兑付而增长。进入5月,伴随年报季报的利好因素释放完毕,银行股进入数据真空期,板块催化因素减少。但银行板块高现金分红在较低的股价下显示出良好的股息收益率,估值水平对于资产质量恶化和利率市场化冲击的长期担忧已经反映较为充分。边际寻求安全资金的流入将会对于板块的相对收益形成支撑。因此我们维持对板块有阶段性相对收益的观点。除了我们不能覆盖的平安和浦发之外,我们推荐招行、兴业。建议关注中信、民生的事件性驱动。
月度话题:美国存款帐户的创新和监管演变,以及中国版MMDA帐户的发展方向。不同于中国银行业主要将存款分为活期及定期两种形式,美国对存款分为两种基本类别:交易及非交易(储蓄或定期)存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规范和金融创新,美国银行金融机构所提供存款服务种类和范围极多,促进了利率市场化的完成。但这不影响监管当局出于流动性及帐户安全的考虑,仍会对非交易性帐户在支取、转账及消费等环节设置规范,同时银行也会对存款帐户进行差异化定价。目前以MMDA帐户为代表的储蓄存款已占据美国存款的主流形式,未来预计也会成为中国银行业完成活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里程碑。通过1)理财申购门槛降低及期限短期化以及2)T+0货币基金帐户与基础帐户的打通两种途径,中国版MMDA帐户在技术上不存在障碍。但由于国内本质上美国存款帐户架构的不同,一旦放行可能将超越分业经营的监管体制,帐户的流动性等管控风险也会被放大。监管态度是否放行,仍是最大的不确定性。中信近期计划推出的薪金煲产品,若成功将是MMDA+ATS结合的超级帐户。
风险提示:资金面紧张程度超预期,资产质量受到连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