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端看虚拟信用卡市场空间:信用体系不健全、传统银行信用卡风险容忍度极低、客服、IT、营销成本背后是不高的信用卡活卡率,这使得银行在跑马圈地期之后逐渐退出低端信用卡市场。目前信用卡卡均授信接近1.2万,这和虚拟信用卡的目标市场完全不重合。
需求的产生基础来自三方面:1、虚拟卡更便利,省却了办卡等待、丢卡挂失、出门携带等机会成本;2、部分人群被银行拒之门外原因是信用证明资料不全。银行用来审核个人信用的资料主要是纳税证明、公积金记录、本行存款等易获得难造假的信息,但有很多客户实际收入、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并不低但却无法申请到信用卡;3、消费习惯、心理、文化差异下国内消费者信用卡透支较少,虽然这几年已开始上升,但国内信用卡贷款占比仍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并且个人部门杠杆也显著低于其他国家。
非银行系统虚拟信用卡在授信功能上有约束:Ebay 的Bill Me Later、京东的白条已经具有虚拟信用卡的基本功能,但前者由于牌照限制缺失银行授信功能使得监管要求其引入合作银行,而后者主要是体系内运转,动用的是京东自身的现金流,并非纯粹的信用卡。
风险控制和盈利:虚拟信用卡的规模扩张不是问题,风险控制则来自三方面:1、在微信、支付宝支持下,大数据提供了新的信用资料;2、微信理财、“余额宝”的存在使得虚拟信用卡可以和理财账户绑定实现自动还款;3、虚拟信用卡引入保险公司提供担保进一步降低了银行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盈利方面,信用卡业务在发展初期,年费和商户回佣收入占主体,而成熟阶段则因资产业务形成的利息收入占主导。比如美国信用卡业务收入中利息占比70%,而国内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最快的招商银行目前利息收入占比也只有50%。市场普遍担心银行可能仅承担了后台支持作用,手续费、回佣等方面并非受益方。我们认为,银行信用卡业务最终盈利的本源在于资产业务,利息收入是最终诉求,多方合作下银行恰恰承担了信用提供的功能,也必然是利息收入的主要获得者。
中信银行的逆袭:微信和支付宝同时和中信银行合作,而中信的业务特征是对公业务占比接近80%,零售业务是其软肋,信用卡市场份额目前也只有4.7%。依靠互联网技术将迅速提高其市场占有率。同时,融合互联网将改善传统银行偏保守的特点,引入灵活的思维和机制,在民营银行开闸、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背景下,有望在差异化经营中走出脱颖而出的全新的盈利模式。
风险提示:信用风险爆发、经济增速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