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地方债新政实施背景下的融资平台债务重构与风险缓释

来源:东吴证券 作者:李经纬 2015-03-17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内容提要: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因为其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而在近几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在今年新的预算法通过后,融资平台及其债务问题、未来命运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构成和债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债务重构和体制再造的风险治理建议。

关键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债务债务重构体制再造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简称融资平台)是在中国地方政府财力受限、但各种公共建设任务缠身的背景下产生的。而2008年中央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则是直接促成了融资平台的大发展,无论是融资平台的数量还是其融资规模都在之后一年多的时间内急剧膨胀。据笔者测算并与银监会及高盛的测算相互印证的数据,到2010年底,我国地方融资平台达9800多家,平台贷款达9万多亿元。如此巨额的融资平台贷款通过地方政府的融资担保机制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巨额隐性债务及其相应的债务风险,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

自2010年6月起,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先后颁布了十多个针对融资平台融资的限制性文件,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针对中央政府的限制性政策不断适时创新融资工具筹措资金。到目前为止,创造了包括银行贷款、城投债、信托理财融资甚至私人借贷等在内的众多债务形式,形成了巨额的债务规模。据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估算,目前地方债的规模可能超过30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债务远远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的各项指标,意味着中国地方政府乃至全国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引发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亟待化解。那么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究竟该怎么化解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构成及其相应的风险,然后才能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下面我们对融资平台的债务构成和债务风险进行具体分析。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