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央行公布1 月金融数据,人民币贷款增加1.47 万亿元,同比多增2899 亿元,人民币存款新增1.70 万亿元,同比多增1.66 亿元。1 月新增社融规模2.05万亿,同比少增5394 亿元。M2 余额124.3 万亿元,同比增10.8%;M1 余额34.8 万亿元,同比增10.6%;M0 余额6.30 万亿,同比降17.6%。
平安观点:
新增贷款略超预期,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
1月新增贷款1.47万亿,略超出我们和市场预期(1.3-1.4万亿)。我们曾在上周周报中提示,部分银行在1月份接到窗口指导加大了信贷投放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同时由于15年信贷额度直至1月下旬才下发,之前由银行自行把握信贷投放节奏,这两个因素共同导致新增信贷略超预期。分细项来看,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300亿,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6000亿,合计占新增贷款64%。本次贷款口径中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4亿元。在实质性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银行加大对按揭贷款和基建项目的信贷投放,而更能代表实体企业有效需求的短期贷款仍然偏弱。2月是信贷投放淡季,叠加春节假期的影响,预计2月新增信贷5000-6000亿。
社融重回弱势,非标监管仍有压力.
1月新增社融2.05万亿,同比少增5394亿元。在1月新增信贷略超预期的情况下,新增表外融资仅2800亿,其中新增委托贷款800亿,信托贷款52亿,未贴现票据2000亿。14年底社融冲量提前透支了融资需求,1月份社融重回弱势。委贷管理办法正式执行需要等到3月份,银行在期限到来之前仍会委托贷款冲量,而1月份委托贷款仅增800亿更多可能是委托贷款统计口径缩小导致的。我们预计后续委贷办法正式落地后,社融仍有一定压力,但一定程度上会利好信托通道的价值回归。
M2 增速创新低,货币创造走弱.
1 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1.7 万亿(去年同期下降0.9 万亿),并没有出现季初存款流出的现象,主要原因包括1)存款偏离度监管使得存款增长更加趋于稳定;2)存款统计口径中增加了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70亿;3)财政存款造成的基数原因,1 月份新增财政存款7000 亿,而去年同期财政仅新增1500 亿。M2 余额124 万亿,同比仅10.8%(口径调整前为10.6%,14年12 月同比12.2%),创近些年来新低。货币供应大幅回落,其中既有财政存款的回流的影响,也反应了在美元升值预期下资金外流导致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不足,货币创造走弱,这是央行在2 月初采取降准措施的重要原因。
行业观点: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有效仍然偏弱,货币创造渠道受阻,2月初的降准确认银行估值底部区域。目前银行股交易于1.02倍动态PB,股息率5.4%,短期内银行股仍将在1倍PB附近波动,未来需要继续看到混业经营/国企混改/员工持股计划及MSCI、进一步降息降准等资金面改善。除我们不能覆盖的平安和浦发外,我们推荐兴业(资产价值重估空间较大+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标杆)、交行(估值低+员工持股计划)、华夏/招行(估值较低+股息较高)。关注中行(人民币国际化+员工持股计划))在可转债转股结束之后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银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政府平台贷款纳入财政预算比例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