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国际重要经济事件点评:
欧洲央行宣布实施约1.14万亿欧元的QE资产购买计划,高于预期的5000-6000亿欧元规模。从今年3月起每个月购买600亿欧元,持续到2016年9月,若欧元区通胀回升接近2%则会停止购债。如果有需要会持续购债,直到通胀改善达到央行目标。
主要原因除了通缩压力很大,目前CPI为-0.3%,已经技术性通缩;货币供给增速仅2.5%左右,信贷余额连续下降,央行资产负债表继续下降之外,也有刺激经济的需要。此外,外围压力加剧,迫使最晚出招的欧洲央行出大招。美日先后大规模QE刺激后,对外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对内资产价格暴涨刺激消费,示范效应明显。欧元区经济复苏态势事实上远远落后与美日,而且又历经欧债冲击,通胀水平低于美日,央行不采取决定性措施扭转通缩。
欧洲是依赖于银行的间接融资体系,企业主要靠从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QE操作的流动性,主要直接流向了银行,其刺激效果慢于美国。
发达经济体一周动态:
美国12月新屋开工年华月率增长4.4%至108.9万户,2014年全年的新屋开工总数达到101万户,创2007年以来最高。美国1月17日当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1万至30.7万,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上升至98.2,创2004年1月份以来新高。
欧元区经济景气度上升:1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升至五个月高点52.2,为连续第19个月高于50;其中德国1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升至52.6,但法国1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降至49.5;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升至45.2,创六个月高位。11月建筑业产出月率下跌0.1%。德国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超预期跳升至11个月来最高的48.4,12月PPI月率下跌至5年最低的0.7%。
日本央行周三(1月21日)的货币政策决定,如期维持每年扩大80万亿日元基础货币的货币刺激政策不变,但宣布延长银行贷款机制一年,并扩大旨在鼓励银行放贷的贷款计划规模至10万亿日元。会后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将2015年日本的通胀预期下调,从此前的1.7%下调至1.0%,并将2016财年的通胀水平由此前预测的2.1%上调至2.2%。日本央行通胀目标为2%,通胀预期下调,表明目前的货币刺激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意味着日本可能进一步扩大货币刺激规模。
新兴经济体一周动态:
台湾“经济部”周五(1月23日)公布的12月工业生产指数年率增长7.33%,预期增长4.83%,升势有所加快。2014年工业生产指数106.56及制造业生产指数106.67均为历年新高,分别较上年增加6.14%及6.41%,皆为2011年以来之最大增幅。
从对台湾工业生产至关重要的外销订单看,台湾工业景气度仍在上升中。台湾11月外销订单年率增长4.5%,预期增长1.8%。国际大厂手持行动装置新品热销及笔电产品需求回温,带动组装代工及相关产业供应链接单畅旺,致信息通信产品接单逐月成长,至12月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