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中Ta共bl中e_央Su、m国m务ary院] 近日印发了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评论:n 总体结论:《意见》全文共分成五大块,32小点进行论述,涉及到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及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诸多内容。从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这也是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要求和基本保障。一号文件对农业整条产业链都有提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环节都是需要加强的。利好的板块有种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农发种业;农垦系和供销合作社系:。
ST 大荒、亚盛集团、海南橡胶、敦煌种业;土地流转及上游:。
ST 大荒、亚盛集团、农业信息化板块、农机板块。
关注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发展现代农业,首要的就是要增强农业生产能力,虽然我国粮食已实现了十一连增,但肉类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农产品的进口加快,都对我国粮食的生产提出了挑战。《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我们认为这是对新形势下根据我国农产品消费提出的新的要求。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和对健康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肉类和乳制品的需求增加。因此意见要求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并且首次提出要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可见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结构将会发生变化,传统粮食生产所占的比重将会下降,而其他的经济作物类农产品的比重将会提升,关注亚盛集团等苜蓿草种植企业。
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将会加大。《意见》要求,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以种业为例,企业主体的研发能力偏弱,而科研院所在种业研发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研发和推广的二元结构格局,造成了企业的发展常受到限制。制度改革将会促进形成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和企业三方利益的统一。对隆平高科、登海种业等种业龙头企业构成利好。
《意见》要求,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在生物育种、智能农业、农机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试点,完善成果完成人分享制度。实际上就是我们上述的分配和利益统一的问题。
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意见》提出,要完善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大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力度。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关注农产品(批发市场+供应量金融+电子商务)。
《意见》还首次提出要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团。这符合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近几年来,可以看出我国大型农业集团在国际上开始逐步崭露头角。如中粮集团仅2014年就先后在海外完成了对荷兰粮商巨头尼德拉(Nidera)和香港来宝农业(Noble Agri)的股权收购,并在国内收购华孚集团。已跻身全球粮食巨头之一。未来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农业企业将会继续活跃在全球粮食贸易、农业企业并购中。
关注二: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中央围绕增加农民的收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切入:一是在成本端上的补贴政策、二是在收入端上的价格机制。
首先,成本端上要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涉及“三农”的政策多达50项,包括补贴、技术支持和社会发展等政策,其中补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央对互补贴的基调是稳定补贴政策,增加了“提高补贴政策效能”这一说法。这也体现除了中央的花钱办实事,让每一分钱都投入到三农中去的想法。《意见》要求,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
其次,收入端上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只有将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的不被压抑的水平,才能够增加农民的直接收入。现有的部分农产品最低收购价政策、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将会继续坚持,同时积极开展农产品价格保险试点。
关注三: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意见》要求,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等。
关注四: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这才是重中之重。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已经定了基调。而后出台了关于农业改革的多个文件,包括《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土地经营权流转;《关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试点工作开展;《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征地制度、农村宅基地改革构成了农业改革的四个重要领域,构筑起农业现代化的车轮。
其一,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意见》要求,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
其二,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部分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比较突出,着墨颇多。建立产权明晰的土地及其他资产市场,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7年底前结束,影响到农村土地流转),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对集体资产经营的探索)。
其三,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这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及的,市场对此非常关心,这三个方面都是设计到农村土地,也是互相影响的。试点工作将以局部为切入点,逐步向全国扩散开来,最终激活整个农村土地市场。
其四,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垦改革,这也验证了我们之前对农垦系统改革的判断。《意见》要求,要深化农场企业化、垦区集团化、股权多元化改革,明晰农垦国有资产权属关系,建立符合农垦特点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即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农垦系统需要的去行政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等多项农垦系统改革措施。后续可以继续关注ST 大荒、海南橡胶、亚盛集团等。
关注五: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
《意见》要求,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健全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制度,健全“三农”支持保护法律制度,依法保障农村改革发展,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