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罚没总额超9000万,民生银行业绩连降、频繁违规)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开出一张5865万元的巨额罚单。
处罚事由包括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同时,王周屋、向敏、李斌、何凡、王仲翔、黄绍辉 6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36万元。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
这已是民生银行今年公布的第二张千万级罚单。
1月,民生银行曾因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央行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99.07万元,罚款1705.5万元。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妨碍监管工作、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多个方面。
(图源:中国人民银行政府信息公开)
百万级罚单同样不在少数。
仅今年9月,民生银行就收到两张罚单:
因系统使用管控不到位、基础软件版本管理不足、生产运维管理不严等,民生银行被金融监管总局罚款590万元;
因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违反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履行对异常账户、可疑交易的风险监测和相关处置义务,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的行为,民生银行厦门分行被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并处罚款共计147.96万元。
据企业预警通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来,民生银行罚单金额已达5.04亿元。其中,2025年,民生银行收到央行、金监局、外管局及各派出机构开出罚单共计72张,罚没总额9490.33万元,其中总行收到罚单3张,罚没金额8259.57万元;一级分行收到罚单8张,罚没金额799.96万元;个人收到罚单46张,罚没金额106.40万元。
从违规的领域分别来看,信贷业务、反洗钱业务、数据报送与治理的违规次数较多。
(图源:企业预警通)
除合规问题,民生银行在经营业绩上同样面临挑战。10月30日,民生银行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财报。
2025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实现营收约1085.09亿元,同比增长6.74%;归母净利润达285.42 亿元,同比下降6.38%,2024年一季度以来,民生银行已连续七个季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增长。
财报显示,民生银行2025年1-9月的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49%,净息差1.42%;2025年7-9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降至0.36%,净息差升至1.47%。
(图源:民生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截至报告期末,民生银行总资产7.87万亿,较上年末增加578.95亿元,增幅仅为0.74%。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4万亿元,降幅0.31%,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贷款规模保持1.58%增速的情况下,该行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1.71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7%。
负债端方面,截至9月末,该行吸收存款余额4.26万亿元,增幅0.15%,在负债总额中占比59.33%,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其中,公司存款余额2.87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81亿元,降幅2.65%。
贷款质量方面,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总额658.5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亿元;不良贷款率1.48%,比上年末上升0.01%;拨备覆盖率143%,比上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信用减值损失的大幅增长。2025年1-9月,集团的信用减值损失401.65亿元,同比增长88.27亿元,增幅28.17%。同期,民生银行的信用减值损失388.02亿元,同比增长85.72亿元,增幅28.36%。
根据中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为260亿元,而三季度末这一数字已超过400亿元,仅第三季度单季就增长了140亿元。
(图源:民生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分红方面,三季度,民生银行基本每股收益0.14,同比下降12.50%。
#银行 #金融 #商业银行 #信贷 #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