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金投顾有望成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新增长引擎

来源:智通财经 2025-11-04 08:33: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信证券:基金投顾有望成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的新增长引擎)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长期来看,基金投顾有望成为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新增长引擎,其收入更具韧性,弱化对成交量的依赖。展望未来,财富类经纪收入量级有望达到1100亿元左右,其中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量级有望接近600亿元,成为财富管理业务的支柱之一。当前,A股券商板块PB估值约为1.5倍,位于2016年以来40%分位数;H股券商板块PB估值约为0.9倍,位于2016年以来70%分位数,伴随二级市场活跃度高位维持,一级市场显著复苏,资本市场赚钱效应良好,财富管理业务有望接棒代理业务进入上升通道,三季度及全年证券行业业绩高增确定性较强,建议配置。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业务现状:规模扩容有望走出瓶颈期,投资者获得感相对优异。

1)发展规模:2019年启动试点以来,已纳入60家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为主体,工行/招行/平安等3家银行与主要第三方平台参与);规模与客群持续增长,但2022-2023年明显放缓,2025H1呈现有效复苏。

2)投资者感受:基金投顾用户近一年与近三年的“获得感”均显著优于单品直投,多渠道数据显示基金投顾用户盈利表现优于基金单品投资者,渗透率提升,但费用敏感与回撤管理等痛点仍待优化。

海外市场:美国投顾行业保持长期增长,构筑经纪业务第二成长曲线。

2009年以来经纪商数量下降、经纪佣金率竞争趋于激烈,证券行业总收入自2020年以来显著回升但成本收入比长期维持高位,经纪业务迫切寻找潜在转型方向,投顾业务成为核心选择。投顾业务方面:

1)业务体量及收入持续扩容:2015-2024年,建立“收费咨询关系”的投资咨询收入从1500亿美元增长至260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6.4%,是美国财富管理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零售客户与国际业务高速增长:零售(普通与高净值)客户户数与AUM增速领先,多数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海外客户AUM占比普遍逾20%;

3)服务与计费相对稳定:AUM计费为主并与固定/小时/业绩报酬组合使用,财务规划与养老金咨询等增值服务渗透提升;

4)资产配置能力显现:账户资产配置更趋分散化,股票、债券与基金均有使用,中大型顾问使用衍生品比例较高;5)超额收益充分验证:先锋领航“Advisor’s Alpha”研究显示合格投顾通过再平衡、行为辅导与税收/取现优化等环节合计可为客户年化净回报带来约≥3%的潜在增值。

国内观察:政策-需求-供给多维度驱动基金投顾发展:

1)政策面:监管机构2025年明确尽快出台《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公募费率改革、科创板“1+6”政策、“跨境理财通”2.0及QFII新规共同拓展基金投顾场景并压降成本。

2)需求端:居民资产持续从住房、存款向多元金融资产再平衡,房价调整与定存利率下行提升居民财富配置需求;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激发养老金第三支柱服务需求,亟需账户级体验优化。

3)供给端:交易佣金率降至约1.8bps、公募分仓佣金率降至4bps以下,被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越主动,经纪业务通道化、同质化情况加剧,财富转型遭遇瓶颈。同时,各类金融机构大规模部署AI大模型,长期来看有望系统性提高金融机构综合实力。

总结:在政策+需求+供给三重共振下,围绕“代客决策+账户管理”核心商业模式,基金投顾有望成为证券公司的新增长引擎。

经历2022-2023年基金投顾行业低潮期后,基金投顾热度边际改善明显。“9·24”以来二级市场情绪与赚钱效应修复,公募费率改革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科创板“1+6”政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等进一步扩大可投范围并定调监管对投顾业务的支持,共同推动业务恢复性增长。同时,AI大模型的部署与应用有望成为业务迭代的重要动力。在分业经营框架下,具备“投研与资产配置—账户管理执行—渠道触达”全链条能力与协同优势的证券公司有望成为本轮发展浪潮的主要受益者。

风险因素:

二级市场超预期下行;市场利率超预期上升;监管政策超预期变化;资本市场改革不及预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信证券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