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时报观察丨公募基准新规对症下药 优化行业生态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1-03 08:01: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时报观察丨公募基准新规对症下药 优化行业生态)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引》),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操作细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的类型、投资范围与投资策略等,为基金设定的一条重要的“基准线”。

以往,在基金产品投资实践中,业绩比较基准形同虚设,对基金投资组合的构建难发挥实质性约束作用。行业出现了风格漂移、赌“赛道”以及极致抱团等现象,造成基金业绩上蹿下跳、基金经理持仓类似“盲盒”、基金上涨基民不赚钱等怪象,基金投资体验不佳,影响了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信任,损害了行业声誉。

针对上述现象,《指引》及《操作细则》的发布,可谓对症下药,直击行业发展弊病。

首先,《指引》明确基准应充分体现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必须符合基金合同关于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投资比例限制等约定。此举有望帮助投资者明晰产品风格和判断预期风险收益。

其次,过去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在投资组合的构建上,拥有很大自主发挥空间。部分基金经理的持仓类似“盲盒”,上个季度All in新能源,这个季度又All in AI,“挂羊头、卖狗肉”“风格漂移”等问题屡见不鲜。为此,《指引》提出针对性要求,《操作细则》进一步落实《指引》要求,务必对基金经理投资形成监督约束。

再次,《指引》明确在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管理人应加强与业绩比较基准比较,强调基金长期投资业绩明显低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将基金管理人、基金经理的考核与业绩比较基准直接挂钩。

随着未来《指引》及《操作细则》的正式落地,公募投资行为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有望构建起更加可预期的风格,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责编:万健祎

校对:许欣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