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智元机器人上新,过亿订单完成首批交付)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场景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预计G2今年年底完成POC(Proof of concept,概念论证),明年一季度正式在产线落地部署。
新一代机器人界的“六边形战士”
精灵G1 2023年11月发布,以“采训推一体”模式迅速占领轮式人形机器人出货量第一,其开源数据集已成为当前业界应用最广的人形机器人真机数据源。精灵G2继承G1的生态优势,在各项功能和参数上进行了大幅升级,成为新一代机器人界的“六边形战士”。
在10月16日上午的线上直播中,姚卯青表示,鉴于腰部和手臂的多自由度设计,G2能精准复刻人类工作姿态。只要是人工能触及和作业的环境,它都能无缝切入,例如汽车零部件产线可直接上岗,大幅节省部署和改造成本。
智元精灵G2被认为是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全球标杆,其搭载高性能的关节执行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高性能AI计算平台,可以实现全场景全向避障,高精度力控作业。比如,G2配置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全臂搭载关节扭矩传感器,通过关节阻抗控制,能细腻感知外力并做出柔顺反应。续航方面,精灵G2可自主回到充电站补能,还拥有双电池热插拔换电能力,满足24小时工厂产线节拍。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英伟达JetsonThorT5000高达2070TFLOPS(FP4)的本地算力,G2能够实时响应与决策,延迟低于10ms。发布会现场展示了精灵G2的超低延迟遥操作功能。在视距内操作和超视距遥操作两种情境下,操作人员分别演示了乒乓颠球和射箭技能。远在北京的操作人员通过超视距遥操,控制上海发布会现场的精灵G2精准射中飘动的气球,展现了精灵G2遥操作的高精度和低延时。
线上发布会现场还展示了精灵G2已进入部署阶段的真实场景案例。比如,在汽车零部件生产车间里,精灵G2正被应用于汽车安全带锁芯的生产流程,与人工配合,完成安全带锁芯压紧、物料搬运等操作;在物流分拣环节中,精灵G2已被用于包裹供包上料环节,能够有效抓取各种尺寸、形状和材质的包裹。当前波次的上料任务完成前,另一台精灵G2通过自主导航,迅速将后续物料运送至缓存区,移动能力和通过性使其能够适配95%以上的工厂地面。
过亿元采购合同首批交付商用
10月16日下午,智元机器人与均普智能在宁波联合举办智元精灵G2线下全球首发暨投产仪式。均普智能在仪式上宣布:将建设年产能“3000台+”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为精灵G2进入更多制造企业的工业场景进行提前布局和准备。
“3000台+产能的扩产,不仅仅是为了保证精灵G2的按时生产交付,更重要的是我们基于工业场景未来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实际需求做出的判断: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快速进入不同工业场景发挥实际效用,真正成为机器人打工人。”均普智能相关负责人说。
仪式上同步开启与均胜电子过亿元采购合同的首批交付商用。此前,精灵G2也已斩获龙旗科技数亿元订单,切入消费电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
据规划,首批交付的智元精灵G2将率先部署于均胜电子的汽车零部件产线。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指出,其自身制造场景中适配精灵G2的应用工位已达千个,而上下游产业链关联场景的潜在点位更多,规模化应用空间无比广阔。
随着首批商用交付的启动,这款集顶尖硬件、强大AI与工业级可靠性于一体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将快步走入千行百业,智能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时代已经到来。姚卯青表示,希望精灵G2能够把人类从重复、繁重、危险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专注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在业内人士看来,智元精灵G2的发布绝非单一产品的迭代,而是对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实用化标准”的重新定义。对企业而言,它以“无需改造产线、零门槛部署、24小时不间断作业”的能力,直接解决了工业场景中“部署周期长、人工成本高、危险作业难”的痛点。
对行业而言,G2构建了“硬件标准化+软件模块化+生态开源化”的新范式,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点技术突破”走向“全产业链协同”。长远来看,G2的价值更在于“解放人力、释放创造力”。当机器人承担起重复、危险、繁琐的劳动,人类得以专注于研发、设计、创新等更具价值的工作。
责编:叶舒筠
校对:王锦程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