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新股 - IPO观察 - 正文

东鹏饮料赴港上市:“存贷双高”之谜,高效理财还是转嫁风险?依赖大单品,第二增长曲线尚待成型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作者:侠名 2025-10-13 09:5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食品饮料企业向来以经营稳健、负债率较低著称,但在东鹏饮料身上,高负债率却成为其不容忽视的标签。

(原标题:东鹏饮料赴港上市:“存贷双高”之谜,高效理财还是转嫁风险?依赖大单品,第二增长曲线尚待成型)



10月9日,港交所信息披露显示,东鹏饮料已再次递交H股上市申请。这已是该公司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表——曾于2025年4月3日首次提交的申请已于10月3日失效。



东鹏饮料是国内功能饮料的龙头企业,近年来业绩和股价皆增长强劲。对于公司赴港上市,市场仍有诸多疑问待解:在“不差钱”的情况下,为何执着于赴港上市募资?如何理解“存贷双高”的现象?如何摆脱大单品依赖,让第二增长曲线真正成型?……



日前,东鹏饮料方面接受了中国基金报的书面采访,对相关问题予以回应。



赴港上市动因: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



作为快消品领域的佼佼者,东鹏饮料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拥有充沛的现金流。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东鹏饮料账上有超过140亿元现金类资产。2025年3月,公司还曾公告拟使用不超过110亿元进行理财。



这一“左手理财,右手融资”的操作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在资金非常富裕的情况下,公司为何执着于赴港上市募资?



对此,东鹏饮料回复称,本次赴港上市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的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公司的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及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记者注意到,扩展海外市场已成为东鹏饮料的战略重点之一。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



一位长期跟踪研究东鹏饮料的食品饮料分析师向记者表示,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可直接以港币或美元形式取得,东鹏饮料赴港上市的最直接动因应是为了获取外汇,以便开展海外业务。“现在去港股IPO,拿了港币去东南亚出海已成为潮流。”该分析师说。



从东鹏饮料公布的港股IPO募资用途来看,东南亚市场是其接下来的战略重点。



招股书提到,部分募集资金将用于在海外重点市场建立包括仓储在内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以满足这些地区(例如印度尼西亚、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高速增长需求,并最终实现本地化运营。公司可能会有选择性地向上游产业链延展,深化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本地采购原材料,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存贷双高”之谜:高效理财还是转嫁风险?



食品饮料企业向来以经营稳健、负债率较低著称,但在东鹏饮料身上,高负债率却成为其不容忽视的标签。



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年末,公司现金类资产总额达142.23亿元,但短期借款增至65.51亿元,资产负债率升至66.08%,形成“存贷双高”现象。



对此,公司向记者解释称,公司通过一系列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方式,使得财务费用呈现下降的趋势,并实现了不错的理财收益。公司保持与主要商业银行的紧密合作,获取金融资源支持,确保融资渠道畅通,为业务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但有分析指出,东鹏饮料或通过低息贷款+高息理财进行财技操作,将负债成本转嫁给中小股东。若能通过H股再融资补充权益资本,改善债务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无疑对公司长远稳健发展有利。



自2021年5月在A股上市以来,东鹏饮料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现金分红比例,仅2024年的现金分红率就达到69.14%。由于实控人林木勤及其亲属合计持股比例超过60%,上述分红款无疑大部分都流向了实控人家族的口袋。



大单品依赖:第二增长曲线尚待成型



凭借高性价比优势以及更懂消费者的包装,东鹏饮料旗下的东鹏特饮抓住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快速扩容的红利,并在红牛争议悬而未决的有利外部环境下,近年来持续“狂飙”。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0%增长到2024年的26.3%。按零售额计,东鹏饮料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市场份额为23.0%。





在东鹏饮料的营收构成中,能量饮料东鹏特饮是绝对的核心。2022年,东鹏特饮贡献了东鹏饮料96%的营收。



为了丰富产品结构,摆脱对单一大单品的依赖,公司提出“全面实施1+6多品类战略”。



所谓“1+6多品类战略”是指以东鹏特饮为核心,同时发展包括东鹏补水啦、鹏友上茶、东鹏大咖、VIVI鸡尾酒等在内的新品牌,涉及运动饮料、无糖茶、咖啡、鸡尾酒等6个新品类。



经过一系列运作,东鹏饮料的新品类,特别是东鹏补水啦(运动饮料)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势头。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收107.37亿元。其中,东鹏特饮营收占比已降至77.91%,较去年同期下降9.32个百分点。



不过,与东鹏特饮相比,包括东鹏补水啦在内的产品的毛利率偏低,这折射出公司在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新品类盈利能力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招股材料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能量饮料毛利率为49.9%,而运动饮料毛利率为31.1%,其他饮料产品毛利率为14.2%。



业内人士指出,东鹏补水啦目前靠东鹏饮料既有渠道快速放量,因为要和竞品拼价格,且规模效应尚不显著,故而造成了低毛利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与东鹏特饮所在的能量饮料市场竞争格局不同,电解质饮料、咖啡、无糖茶等赛道竞争格局更为分散且激烈,这对研发投入不高、产品开发倾向“跟随”战略东鹏饮料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1+6多产品战略”实施结果如何、东鹏饮料能否借此做大做强均有待进一步观察。



针对第二增长曲线打造的问题,东鹏饮料回复记者称,随着产品迭代的持续推进与品类矩阵的不断延展,公司已摸索出适配自身的新品开发节奏。未来,公司将依托覆盖全国的立体化渠道网络与高效供应链体系,在电解质水、茶类饮料等生命周期长、市场潜力大的软饮细分赛道快速扎根。其中,对于东鹏补水啦这一爆发力强劲的新品,未来将持续依托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和渠道精耕,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此外,在海外市场上,红牛、Monster(魔爪)等已建立强大品牌认知和先机。如何与对手PK,将是东鹏饮料国际化战略面临的核心考验。



业内认为,东鹏饮料的“A+H”股资本布局,无疑是其应对国内市场竞争与拓展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随着公司在全国化、多元化和国际化三大战略维度上的持续投入,东鹏饮料能否在巩固本土市场优势的同时,在海外市场复制其成功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看点。


《电鳗快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东鹏饮料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优秀,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