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700亿美元就加了条腕带?Meta的AI眼镜值得买吗?)
“智能眼镜的核心价值在于保留人与人相处时的‘在场感’,”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2025年Meta Connect大会主题演讲中表示,“我认为智能手机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丢失了这种感觉,而借助智能眼镜,我们有望重新找回它。” 事实上,Meta的真正目标是让自研硬件蚕食苹果与谷歌的市场份额,这样就不必继续通过应用商店榨取利润。但无论如何,这正是Meta推广其迄今最先进的智能眼镜产品——Meta Ray-Ban Display——所采用的核心话术。该公司希望这款产品终有一天能超越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 Meta旗下的Reality Labs部门长期以惊人速度“烧钱”,多年来一直引发投资者担忧。但在周三(指大会举办日)的活动上,外界终于得以一窥该部门自 2020 年以来700 亿美元的亏损究竟花在了哪里。 Meta不乏失败案例,其社交元宇宙的整体规划便是典型代表(还记得该公司曾宣称元宇宙虚拟形象终将拥有双腿吗?)。但凭借Meta Ray-Ban Display,Meta打造出了一款颇具突破性的科技产品——它与当前市场上所有面向消费者的产品都截然不同。不过,由于尚未进行实际测试,我们暂无法判定其创新程度究竟有多高,但从目前来看,该产品潜力可观。 与已售出数百万副Meta 现有智能眼镜一样,新款眼镜配备摄像头、扬声器、麦克风及内置AI助手。眼镜上的显示屏采用偏心设计,不会遮挡视线,既能显示Instagram、WhatsApp、Facebook等Meta系应用,也支持导航与实时翻译功能。 Meta Ray-Ban Display最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在于配套的“Meta Neural Band”腕带。该设备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能在用户做出手势时,捕捉大脑与手部之间传递的信号。 扎克伯格在主题演讲中并未详细说明他是如何通过该设备输入文字的,但根据Reality Labs在sEMG技术上的研究成果,用户只需将手指并拢、模拟握笔姿势“书写”,即可输入文字信息。 尽管发布会上部分AI实时演示出现故障(扎克伯格将其归咎于Wi-Fi问题),但我们至少见证了这款腕带的实际操作过程,其创新性更值得关注。扎克伯格通过腕带快速输入文字信息,随后在Ray-Ban智能眼镜上完成发送。 “我现在用它每分钟能输入约30个单词,”扎克伯格在Meta门洛帕克总部的演讲台上表示,“你完全可以练到很快的速度。” 研究数据显示,在iPhone等触屏智能手机上,用户平均每分钟约能输入36个单词,这使得扎克伯格的说法颇具说服力。不过,Reality Labs研究参与者使用该腕带的平均输入速度约为每分钟21个单词。 与此前的Meta Ray-Ban系列不同,这款新产品支持用户在不发声的情况下操作眼镜——毕竟在公共场合发声操作本就不够自然。尽管苹果手表用户也可无需语音指令发送信息,但操作过程繁琐且缓慢,仅在万不得已时才具备实用价值。 该腕带的其他手势控制功能,与消费者熟悉的技术更为相似,例如任天堂Joy-Con手柄和苹果手表的相关功能。但倘若其无声文字输入界面果真如演示般流畅,那么这款腕带未来或许能支持比现有设备更复杂的手势操作。 图片来源: META 自2021年起,Meta便在sEMG技术研发上投入重金,甚至曾展示过一款名为Orion的厚重原型产品。与苹果、谷歌一样,Meta正为一个“并非不可能”的未来布局——在这个未来里,智能眼镜有望取代智能手机的地位。 但与所有大规模硬件投资一样,核心风险始终存在:相较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光滑的铝合金方块(即智能手机)给朋友发信息,这款智能眼镜+腕带的组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真的更自然、更便捷,目前尚无法判断。 这或许是Meta迄今为止最大的赌注——甚至可能比其表现平平的元宇宙业务风险更高。正因如此,扎克伯格在发布这项技术时的定位尤为值得关注:他不仅将其描述为一项引人注目的创新,更试图将其塑造为“比智能手机更具社交价值”的产品。此举实则是在利用用户对屏幕使用时长不断增加的日益不满——尽管正是Meta旗下的应用在不断抢占用户注意力。 “技术应当‘隐形化’(不干扰用户),”扎克伯格表示。 智能手机是否会沦为像带T9键盘的诺基亚手机那样的过时产物?答案取决于扎克伯格的“智能眼镜提升在场感”叙事是否成立。但Meta及其竞争对手已在“从智能手机向智能眼镜转型”的文化趋势上押下重注,而Ray-Ban Display将让消费者首次体验到这一潜在未来的可能性。(TC) #AI眼镜 #Meta #扎克伯格 #消费 #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