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亿元罚单背后的监管逻辑 退市不是终点,追责方成常态

来源:电鳗快报 作者:电鳗号 2025-09-15 09:47: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亿元罚单的威慑力远超其经济价值。当造假成本从"罚酒三杯"跃升至"倾家荡产",资本玩家不得不重新权衡违法收益与代价。某被罚上市公司高管坦言:"现在造假的代价是职业生涯

(原标题:亿元罚单背后的监管逻辑 退市不是终点,追责方成常态)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证监会近期连续开出多张罚单,其中包括过亿元的罚单,剑指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行为。这一系列雷霆手段传递出清晰信号:资本市场"严监管"时代已然到来,企业退市绝非责任豁免的终点,而是终身追责机制的开端。



从近年案例可见,监管层正构建全链条追责体系。昔日"保壳大战"中常见的财务洗澡、关联交易等套路已难逃大数据监测,部分典型案例证明,即便企业退市,相关责任主体仍要面对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乃至刑事追责的三重压力。这种"秋后算账"的监管逻辑,彻底打破了"一退了之"的侥幸心理。



亿元罚单的威慑力远超其经济价值。当造假成本从"罚酒三杯"跃升至"倾家荡产",资本玩家不得不重新权衡违法收益与代价。某被罚上市公司高管坦言:"现在造假的代价是职业生涯终结加巨额债务,这种终身追责机制让所有人必须敬畏规则。"这种转变正在重塑资本市场的价值坐标,将"合规经营"从口号变为生存必需。



追责常态化的深层意义在于制度重构。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监管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通过建立"行政处罚+民事索赔+刑事惩戒"的立体追责体系,形成市场自我净化的长效机制。就像古罗马法学家所言"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投资者维权意识的觉醒与监管铁腕形成合力,正在培育健康的市场生态。



资本市场如同精密运行的生态系统,亿元罚单恰似定期修剪的园艺剪刀,看似残酷却维护着整体繁荣。当"退市不免责"成为深入人心的市场共识,资本才能真正流向创造价值的领域,中国股市也才能走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怪圈,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或许就是严监管背后最深刻的寓意——用规则的确定性,护航市场创新的无限可能。


《电鳗快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