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太空算力已从概念验证逐渐迈入工程化落地阶段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9-13 15:16: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盛证券:太空算力已从概念验证逐渐迈入工程化落地阶段)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盛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星际之门”等大型项目计划的宣布以及CSP各厂商Capex的持续上修,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已成为确定性趋势,但地面基础设施或将面临能源、散热、土地等瓶颈。该行指出,太空算力已成为破解地面算力能源、散热等困境的战略性方案。英伟达、亚马逊、等AI巨头对其布局已初步说明了这一趋势,海内外巨头的加入和政策出台或许将加速这一领域的发展进程,相关投资将开始显现。

国盛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继续寻找AI基础设施的其他延伸方向。市场聚焦于算力基建中的光模块、交换机等硬件设施,或对AI应用的突破充满期待,但未来当算力规模突破临界点时,对能源、空间及散热的底层逻辑或已发生质变。当数据中心电量需求激增、美国电力基建滞后之时,美国Starcloud千兆瓦级轨道电站与中国“三体计算星座”的实时响应正在昭示:算力战场或许已从地面延伸到苍穹。

何为太空算力?——部署于太空轨道上的数据中心。太空算力是一种将数据中心和计算能力部署到太空轨道的技术,通过卫星及其搭载的计算硬件进行在轨数据处理。其利用星间高速激光通信实现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传回地球。因太空中独特的真空环境与光照条件等,太空算力具备自治智能、实时响应、分布式协作、无需消耗能源等特性,且具备高运算效率。

算力为何要上天?——能源桎梏与散热困境。随着“星际之门”等大型项目计划的宣布以及CSP各厂商Capex的持续上修,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已成为确定性趋势,带动电力需求激增,据Rand估计,2030年全球AIDC电力需求将达到347GW。散热方面,目前一个100万张GPU计算集群局部热流密度将超过250W/㎡,需要进行大面积扩热,并采取水汽蒸发等降温措施,工程实施难度极大,水资源浪费严重,且容易引发严重的热岛效应,如Meta新建计算集群预估用水超过当地全郡用水量。而太空算力在能源、散热等方面皆具有优势,是解决AI时代下相关痛点的优选之一。

天方夜谭还是具备确定性?——海内外已有项目部署。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公司启动对应项目,我们认为,太空算力技术不但前沿,且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及商业落地价值。如Starcloud计划在太空中建设首个千兆瓦级别数据中心;北京星空院轨道辰光完成首轮融资,核心任务是在地球晨昏轨道发射部署算力卫星,组成太空数据中心;中国ADA Space 与浙江 Lab 合作推出的“三体计算星座”已发射首批 12 颗AI卫星,算力预期每秒可完成高达百亿亿次运算等均说明,太空算力或将进入工程性落地阶段,未来具有较强的商业落地确定性。

我们认为,基于当前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太空算力已从概念验证逐渐迈入工程化落地阶段。太空算力已成为破解地面算力能源、散热等困境的战略性方案。英伟达、亚马逊、等AI巨头对其布局已初步说明了这一趋势,海内外巨头的加入和政策出台或许将加速这一领域的发展进程,相关投资将开始显现。

投资建议:综上所述,太空算力已具有商业价值潜力,且相关项目已开始推进并具有一定方法论支撑,AI“上天”不再遥远,抢占先机是未来胜负手的关键。作为算力新主题,建议关注在相关产业链提前布局的公司如美股SOCE、RKLB等,以及A股的顺灏股份、杭钢股份、普天科技、中国卫星等。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太空技术不及预期、高资本需求与融资压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普天科技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