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国瓷材料(300285.SZ)、威高骨科(688161.SH)、昊海生科(688366.SH)、乐普医疗(300003.SZ)、蓝帆医疗(002382.SZ)、心脉医疗(688016.SH)等
本文核心数据:政策汇总及解读;发展目标分析
1、政策历程图
中国生物医用材料政策从早期的基础研究支持,逐步转向产业化推动、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国家规划、专项计划、监管改革等多维度措施,推动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程。
2、国家层面政策汇总及解读
——国家层面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政策汇总
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卫健委、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生物医用材料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生物医药材料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升级、质量审核规范、国家集采等内容。具体政策如下:
——国家层面生物医用材料制造行业发展规划
中国自“十三五”至“十四五”期间及2023年相关规划,围绕生物医用材料领域,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聚焦高端植入介入产品(如全降解血管支架、人工关节)、新型材料(重组胶原蛋白、可降解材料)研发,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推进带量采购、加强产学研医管协同及区域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国产化水平,同时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临床应用,以保障医疗供给、降低患者负担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扶持生物医用材料国产替代将加速
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层面,201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同时,近年来,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国产神经介入器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此外,《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明确将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即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3、各省市层面的政策汇总及解读
——31省市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政策汇总
我国部分省市生物医用材料行业政策汇总如下:
——31省市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目标解读
从各省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发展方向来看,安徽、广西、江苏、湖南、浙江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推进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等生物医用材料集中采购。此外,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重庆等地均出台相关发展政策,鼓励加生物医用材料研发生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