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唯品会面临增长乏力窘境 特卖光环褪色,转型路口何去何从?

来源:电鳗快报 作者:电鳗号 2025-08-27 09:2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季度订单量为1.93亿单,同比下降2.43%;活跃用户数为0.435亿人,同比下降1.81%。这一连串数据背后,不仅是消费环境变化的冲击,更折

(原标题:唯品会面临增长乏力窘境 特卖光环褪色,转型路口何去何从?)



《电鳗财经》电鳗号/文



曾以“品牌特卖”叱咤电商赛道的唯品会,正面临增长乏力的窘境。近日,相关媒体报道称唯品会发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上半年及第二季度财报,2025年公司上半年营收为520.75亿元(约72.6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45亿元下降4.4%;运营利润为39.75亿元(约5.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9.92亿元下降20.37%。



2025年第二季,唯品会度营收为258亿元(约3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69亿元下降4%。



此外,据相关媒体报道, 2025年第二季度,唯品会季度订单量为1.93亿单,同比下降2.43%;活跃用户数为0.435亿人,同比下降1.81%。这一连串数据背后,不仅是消费环境变化的冲击,更折射出特卖模式在新时代的适应性危机。



唯品会的崛起,得益于早期精准卡位“品牌折扣”空白市场。然而,随着直播电商崛起,抖音、快手等平台以更灵活的“即时特卖”分食用户注意力;拼多多“百亿补贴”则用低价正品重构消费者心智。



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各大特卖平台困境本质在于“既未守住基本盘,又未找到第二曲线”——在坚守特卖与探索新增量间反复摇摆,反而模糊了品牌定位。



要扭转颓势,特卖平台或需从三方面突围: 1.用户分层运营:针对高复购人群提供会员制权益,强化情感联结;2. 供应链提效:与品牌共建柔性库存系统,缩短特卖周期,提升新鲜感;3. 内容化改造:借鉴直播电商的“爆款+场景”打法,将折扣从“交易”升级为“体验”。



电商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时代,“特价”成为行业标配,唯有跳出路径依赖,以用户价值重塑商业模式,方能找回增长主动权。正如《创新者的窘境》所言:“打败企业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对旧成功的迷恋。”


《电鳗快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