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天风证券:增值税调整 债市趋势性行情尚未形成 关注兼具流动性和相对价值的品种)
智通财经APP获悉,天风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5/8/8,增值税调整实施首日,有9只新代码地方债发行,发行结果整体好于预期。根据测算,恢复缴纳增值税后,自营、资管的机构的税负影响分别在10BP、5BP上下,由于地方债的主要持仓机构为银行自营,故而地方债新老券利差理论测算值约为10BP。往后看,债市趋势性行情尚未形成,震荡行情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当中的结构性深耕机会,具体而言:(1)关注具有波动空间和流动性较好的品种;(2)结合市场发行情况及相对价值的切换,进行精细化择券。
天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1、债市复盘:资金转松、股债联动弱化
本周债市波动趋于收敛,或主要有如下原因:(1)风险资产对于债市的压制效应趋弱,约束向上空间;(2)市场风险偏好提振,关税博弈反应“钝化”,震荡特征明显;(3)配置盘力量支撑,压制调整空间;(4)资金宽松对行情的催化幅度有限。
8/8,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落地,看似超预期,背后实则是“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诉求的情理之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买断式逆回购的信号意义更多体现在操作规模而非操作价格上:由于操作数量直接反映了政策端对流动性的调控力度,其参考意义更值得关注,而操作价格仅是操作数量形成的结果和对流动性环境的反映,在多重价位中标之下,更多取决于机构各自的流动性管理情况,信号意义相对有限。
2、本周聚焦:税收调整再思考
2025/8/8,增值税调整实施首日,有9只新代码地方债发行,发行结果整体好于预期。根据测算,恢复缴纳增值税后,自营、资管的机构的税负影响分别在10BP、5BP上下,由于地方债的主要持仓机构为银行自营,故而地方债新老券利差理论测算值约为10BP。
但从发行结果来看,实际新老券利差不及10BP,约4-7BP,即大概定价了3%的增值税,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验证。首先,对比当天同期限代表地方债二级收益率,二者价差在10BP以内。其次,参考近5日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值,二季度以来地方债发行利率上浮月均值在10-15BP的区间,除去上浮利差后,由税收政策调整产生的实际税负或也在10BP以内。
这一相对“折中”的定价反映了,6%的增值税既未被配置需求完全消化,也未完全转化为财政利息支出的上升,或主要有两点原因:(1)货币财政政策协同性增强;(2)从投资管理的角度出发,由于部分配置盘主要考核税前绝对收益,增值税调整形成的票面利率溢价,使得新代码发行的地方债反而或更具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税收政策调整带来的利差上浮。与此同时,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后续该类新券在二级市场的运行情况,从而进一步判断市场对增值税调整的定价幅度。
曲线编制方案的调整意味着,新券估值将被赋予更高的权重,并据此调整同等期限老券的估值,对于净值化管理的机构的影响值得关注。若机构持仓非活跃老券的比重较高,或因新老券估值的差异产生一定的MTM损失。为了规避这部分损失,部分机构或倾向于将仓位更多切换至新券或是活跃老券。但考虑到税收政策调整对于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水平具有提升作用,实际的影响程度可能相对有限。
3、关注兼具流动性和相对价值的品种
往后看,债市趋势性行情尚未形成,震荡行情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当中的结构性深耕机会,具体而言:(1)关注具有波动空间和流动性较好的品种,如:30年国债等长端、超长端品种。一方面,震荡行情下,长端品种的波动更大,具有更高的资本利得博弈空间。另一方面,经历7月的调整后,当前超长端品种的配置空间也已打开,当前30Y-10Y利差处于2024/7以来的99%分位;(2)结合市场发行情况及相对价值的切换,进行精细化择券。以10年期限为例,国开-国债利差已处于2024/7以来的95%分位,而由于公募基金税收优势或进一步释放配置诉求,或推动二者利差收窄;此外,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过程中,个券相对价值切换形成的下行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基本面变化超预期、海外地缘政治风险、测算结果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