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签近60亿美元大单,这家公司股价暴涨!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8-06 17:11: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签近60亿美元大单,这家公司股价暴涨!)

2025年中国AI制药在商业合作、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迎来了新的里程碑。

8月5日,晶泰科技宣布,公司与DoveTree完成总订单规模约为470亿港元(约合59.9亿美元)的管线合作签约,并已收到协议约定的首付款约4亿港元(约合5100万美元)。此次合作创下人工智能(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的新纪录。
在该消息刺激下,港股上市公司晶泰控股开盘上涨15%,报7.59港元/股,盘初一度拉升至8.10港元/股,最大涨幅超过20%。

近60亿美元大单

8月5日,晶泰控股公告,于2025年6月底,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晶泰科技”)与DoveTree及其联属公司订立了一份最终协议。

根据该协议,公司将利用其基于“AI+机器人”的端到端人工智能药物发现平台,为DoveTree选定的多个主要针对肿瘤学、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靶点,发现和开发小分子及抗体类候选药物,及DoveTree将获得以上产品全球范围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作为回报,公司已收到最终协议项下约定的5100万美元(约为4亿港元)的首付款,在最终协议的条款规限下,公司有权获得4900万美元(约为3.85亿港元)的进一步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金额达58.90亿美元(约为462亿港元)的潜在监管里程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产品年度净销售额的潜在个位数百分点的特许权使用费。

资料显示,晶泰控股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公司采用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及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和国内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DoveTree是一家创新生物制药公司,基于新一代生物学机理,针对自身免疫、癌症、神经疾病等重病、慢病领域中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开发高价值的首创新药(first-in-class)管线。

随着生成式AI、机器人自动化等先进技术与量子物理、量子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协同整合,制药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构建起强大的算法工具和研发能力。

DoveTree创始人Gregory Verdine表示,AI已成为攻克具有研发挑战性的创新靶点的关键技术,而晶泰科技的算法、算力、机器人技术在准确度和规模化方面已走在AI制药行业前沿。本次合作将整合公司在靶点生物学及药物开发领域的前瞻洞见与丰富的成功经验,以及晶泰科技“AI+机器人自动化”驱动的“从0到1”新药发现平台能力。

晶泰科技与DoveTree合作的管线覆盖肿瘤、免疫及炎症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Gregory Verdine表示,双方还计划在未来共同推进对由DoveTree选定的一系列针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具体方案在进一步商议中。

AI制药领域新的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晶泰科技与DoveTree的此次合作创下人工智能(AI)+机器人新药研发领域订单规模的新纪录。

今年以来,AI制药领域的大额订单频现。今年6月13日,阿斯利康与港股药企石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石药集团”)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

根据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1.1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16.2亿美元的潜在研发里程碑付款及最高36.0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基于有关产品年净销售额的潜在个位数销售提成。同时,阿斯利康将有权行使选择权,以获得在全球范围内开发和商业化候选药物的独家授权。

在全球范围内,6月11日,诺和诺德与AI制药公司Deep Apple Therapeutics达成一项超过8亿美元的合作;6月12日,礼来与Juvena Therapeutics(美国AI制药公司)签署超过6.5亿美元的协议;6月23日,赛诺菲也以最高5.45亿欧元的价格获得了AI制药公司Formation Bio子公司的一款口服双重JAK/SYK抑制剂。

相较于国际市场和外资公司,中国AI制药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市场的热度整体仍呈大幅上升趋势。在最近两个月时间内,AI制药领域的订单已超过百亿美元,其中,晶泰科技、石药集团等国内企业占据多数。

据创新药服务龙头企业药明康德介绍,AI应用于早期药物发现阶段的一大优势在于AI可以大规模进行虚拟筛选,或者同时进行多个实验,从而提高筛选化合物的规模和将苗头化合物推进为先导化合物,以及候选疗法的速度。

上海证券认为,AI可精准识别药物分子特性,预测生物分子结构,被视为加速新药研发进程的关键。AI制药领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AI技术的迭代推动AI制药行业的发展,市场热度高涨,近期合作交易金额瞩目。

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

AI制药的核心价值在于破解传统研发的“反摩尔定律”——研发成本攀升而效率下降。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靶点发现、分子设计、临床试验优化等环节实现多项突破。

在7月28日由启明创投主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启明创投·创业与投资论坛——创业投资开启AI技术与应用共振周期”上,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兼首席科学官任峰表示,几年前公司花了大概18个月、200多万美元就实现了靶点发现、分子设计,现在应该进入临床二期,这应该是整个AIDD(人工智能驱动药物研发)很大的里程碑。

他认为,随着AI在药物研发全流程的深度渗透,AI制药正从2.0阶段迈向3.0阶段。而大模型的出现,使我们有望打造面向生物医药的超级智能体,让AI不仅能够辅助分子设计和生成,更能参与到决策环节。

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19—2024年中国AI制药市场规模由0.7亿元增加至7.3亿元,年复合增速达47.8%。预计2025—2028年,市场规模将由12.1亿元增加至58.6亿元,年复合增速达68.3%。

中信建投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研报指出,AI制药领域正经历着快速的迭代和变革,算法的更新迭代和算力的支持为AI在制药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AI算法在临床前药物发现阶段已经有着深入且深刻的应用,海外头部临床CRO公司在临床试验中已经布局AI多年,完全由AI研发的新药有望在1—2年内成功上市。AI有望重塑药物发现的模式,并且为制药行业带来潜移默化且持续地降本增效,驱动AI制药管线和市场的快速增长。

责编:李丹

校对:祝甜婷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石药集团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