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新科创体系构筑中国新叙事逻辑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31 06:48: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新科创体系构筑中国新叙事逻辑)

证券时报记者 张淑贤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7月25日在第十三届创业投资大会暨全国创投协会联盟走进光明科学城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DeepSeek开启了中国叙事的新局面,打破了美国AI模式高成本投入的垄断模式。

继DeepSeek之后,杭州“六小龙”、深圳“八大金刚”等概念层出不穷。刘元春说,回溯这些概念会发现,中国叙事的全面崛起实则是一种模式的崛起,是现象级乃至时代级的发展故事。

刘元春分析,中国叙事逻辑的核心基础是中国科创体系在体制机制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在竞争力上创造了新奇迹。首先,大市场孕育大创新。中国市场不仅仅是价值市场,更是资本、技术、数据“三位一体”的超级新市场。其次,中国的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逐步显现,这让中国在第四轮产业和科技革命中优势更加凸显。再者,在产业的装备和配套方面,中国产业链结构全、链条长且工业装备数字化转型较快。最后,“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新”和“中国智造”全面转变。

谈及当前环境下我国之所以实现赶超与崛起的原因,刘元春认为,关键因素即在于中国走出了一条科技新路,“我国穿越周期的三大法宝——基础研发+产业升级+科创金融,已形成体系且在各地呈现出不同模式”。

刘元春同时认为,美国叙事逻辑的变化是中国叙事逻辑变化的核心诱因,“美国经济是否加速步入衰退期是叙事逻辑变化的关键,美国主要投资者的研判和投资布局正在调整:既要投资美国,又要寻找另一个可替代的投资港湾,因为前者风险太高”。

“当然,我们希望这个可替代的投资港湾是中国。但中国是否具备‘美国+1’这种金融市场的投资功能和承载功能?如果不具备,我们怎么创造这样的新功能?”刘元春表示,“这类世界级的重新布局,对我们而言意味着一系列的新机会与新挑战。”

刘元春说,中国资产再估值必须具备强大的微观财务基础。从ROE(净资产收益率)来看,中国资产尽管近期有所回升,但依然处于历史低位。也要看到,目前在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制约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影响微观财务指标,AI领域可能出现泡沫。

“这些问题的确让我们很头疼,可能使中国又陷入新的悖论。”刘元春说,“基础研发不错,产业升级步伐也很快,但是企业挣不到钱。”

如何解决这一悖论?刘元春说,这一悖论在人类历史并非新鲜事。美国曾出现过两轮大创新、大跨越伴随着大过剩的时期,最典型的是1929—1933年,当时美国采取了诸多激进举措,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中国也要深入研究,在治理第三轮产能过剩时,如何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梳理对策,而非简单照搬他国模式。

“在市场模式、财务可持续性与市场出清之间,在规模经济、学习创新效应与持续试错之间,中国要找到平衡、走出新路。”刘元春说,“这是政策制定的关键,可见,在基础研发体系、产业升级体系、微观绩效再造体系三者之间,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刘元春强调,中国在治理第三轮产能过剩过程中,一定要持续保持“中国模式”的本质,而不是简单照抄别人的方案。在他看来,新模式的形成是我国进一步形成中国估值效应的另一个政策基础,“中国市场结构与市场秩序的治理是中国叙事、中国估值的重要任务,必须上升到战略任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