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比较基准越高越好吗?

来源:金证研 作者:财道 2025-07-01 21:23:2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业绩比较基准越高越好吗?)

《金证研》 陌语/作者

当打开基金产品说明书,“业绩比较基准”一词总是会被提及。资管新规实施后,它逐渐替代了过去熟悉的 “预期收益率”。它和以前的预期收益有什么不同?这个指标到底有什么作用?

一、从“预期数字”到“参考坐标”

首先,业绩比较基准是产品管理人结合产品特性、产品策略、历史表现等因素设定的收益目标区间,它既不预示产品未来的实际回报,也不构成任何收益承诺,这个数字只是一个参考坐标。

业绩比较基准主要有三种形式。首先是单一数值型,比如写着“业绩比较基准3.5%”;区间数值型,像“3.6%-4.3%”,给收益留了点波动空间;还有指标挂钩型,会和市场利率、股票指数绑定,比如“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00BP”,或者“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5%+中债总财富指数收益率×35%”,这类产品收益和市场表现直接挂钩。

例如,华夏大盘精选的业绩比较基准为富时中国A200指数×80%+富时中国国债指数×20%。

从不同产品特性上看,业绩比较基准亦有差异。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基准常挂钩沪深300等股票指数;固定收益类基金的基准多与中债指数或存款利率相关,收益相对稳健;商品及衍生品类的基准与大宗商品价格或衍生品指数关联;混合类基金的基准由股票、债券等多类指标复合构成。

例如,泓德战略转型股票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90%+中证综合债券指数×10%,泓德裕康债券A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国债券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

值得注意的是,过往业绩只是基准设定的参考因素之一,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实际收益与基准出现偏差。

简单来说,这个数字是管理人对产品收益的参考,但最终能否达成,需要看市场表现、管理人操作等多重变量。业绩比较基准并不是越高越好,业绩比较基准高的产品往往配置了高风险资产,收益的波动也会更大。业绩比较基准只是一个参考指标,并不代表产品未来表现,也不是产品发行者对产品未来业绩的承诺。

二、业绩比较基准的“应用指南”

那么业绩比较基准,有什么作用?

首先,从风险等级上看,R1-R5级对应不同的基准波动范围,其次,可以观察历史收益和业绩基准的差距,差距越小说明基准参考性越强,最后结合当下市场环境。例如,利率下行时固收类基准可能降低。

历史收益虽然不能代表未来,但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对比产品近6个月、近1年的实际收益和业绩比较基准的差距。如果某产品基准是3.8%,实际年化收益波动在±0.5%以内,则说明这款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参考性比较强。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细节也得注意。比如产品的期限,一般来说,期限长的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可能会高一些,但资金流动性较差。如定期存款,存3年的利率比1年的高,如果中途急钱取出来,利息就会受损失。

此外,产品规模也会有所影响,规模太小的产品,抗风险能力相对弱,遇到大额赎回等情况,可能影响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产品会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策略,比如原本主打债券的产品,突然公告要增加股票持仓比例,这时候即便业绩比较基准没改,实际风险和收益潜力都变了。

业绩比较基准就像基金产品的“路灯”,为收益预期提供一定方向指引,但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市场环境、产品策略等多重因素。理想的产品应建立在对产品风险等级、产品方向、管理人实力等综合评估上,而非单纯依赖基准数字的高低。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