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撕开外资垄断口子!甘李药业凭什么实现2年反转?

来源:中访网 2025-06-30 12: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一组数据却令人揪心:近年来,众多30 - 45岁的人群,因突发性疾病过早离世。

(原标题:撕开外资垄断口子!甘李药业凭什么实现2年反转?)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晓琪

在健康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一组数据却令人揪心:近年来,众多30 - 45岁的人群,因突发性疾病过早离世。深究背后原因,要么是基础性疾病作祟,要么是工作压力与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生命过早衰竭。而在疾病的阴影中,糖尿病问题格外突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超1.4亿,几乎每10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人患病。但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胰岛素,渗透率不足20%,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过,危机中也孕育着机遇,国产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正是在这片市场蓝海中强势崛起。



甘李药业的发展历程堪称一部传奇。20年前,中国糖尿病领域的胰岛素基本被外资药企垄断,患者只能依赖“进口药”。但甘李药业勇敢地向海外垄断发起挑战,推出首支国产三代胰岛素长秀霖。看过电影《我不是药神》的人,便能体会到当时稀缺药物实现国产的不易与庆幸。此后,甘李药业在糖尿病领域崭露头角,凭借过硬技术、可观规模和巨大潜力,逐渐成长为行业翘楚。

2025年一季度,甘李药业的业绩堪称惊艳。营收9.85亿元,同比增长75.76%;净利润3.12亿元,同比增长2254.9%;扣非净利润增速更是惊人,同比大增1150.17%。这一爆发式增长,绝非偶然,而是多年专注研发的厚积薄发。多年来,甘李药业研发费用率常年超20%,2024年研发费用达6.46亿元,占营收比例21.2%,在创新药领域稳居第一梯队。凭借多款三代胰岛素产品的全领域覆盖,以及在四代胰岛素上的前瞻性布局(最新产品已进入三期临床),甘李药业形成了强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然而,甘李药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曾经,它与吉林通化东宝就三代胰岛素产品的侵权问题,展开了长达6年的官司纠纷。这场“双雄闹剧”让市场一片哗然,也让两家药企走向了不同方向。甘李药业因集采降价陷入亏损,通化东宝却实现净利润双位数增长。但甘李药业并未一蹶不振,仅仅2年时间,就凭借2024年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80.75%的优异表现实现逆袭,而彼时通化东宝却亏损0.43亿元,令人唏嘘。

甘李药业能实现逆袭,与其独特的市场策略密不可分。2021年,它以较低价格确保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患者角度出发的定价策略,让其6款产品成为市场宠儿,药企和医疗机构纷纷优先采购,为2024年业绩暴涨奠定基础,也实现了销量、价格增幅和毛利率的重大飞跃。



如今,甘李药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还将目光投向海外。它是首个产品出口国外的胰岛素药企,也是首个具备欧洲地区胰岛素生产资质的中国企业。海外业务持续拓展,2024年海外收入达5.28亿元,同比增长23.89%;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0.95亿元,同比增长45.21%。在新兴市场,它巩固合作、开拓新客户;在欧美市场,与山德士的合作稳步推进,产品已收到FDA初步反馈,并通过EMA上市批准前GMP检查,具备欧盟商业化生产条件。

与甘李药业相比,联邦制药也是港股老牌综合性上市药企。它拥有约30年历史,业务涵盖原料药、中间体、成药生产与销售。胰岛素产品在2024年实现营收11.83亿元,同比增长11.2%,在胰岛素等产品拉动下,2024年营收和营业利润均有增长。在胰岛素集采中,联邦制药6款产品全线A组中标,胰岛素营收恢复增长。此外,联邦制药通过海外授权方式出海,与诺和诺德达成UBT251独家许可协议,获得可观预付款和潜在里程碑付款。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联邦制药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