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食用油行业贸易分析:中国食用油进口规模已大于出口,且进口区域集中度较高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2025年中国食用油行业贸易分析:中国食用油进口规模已大于出口,且进口区域集中度较高)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龙鱼(300999.SZ)、深粮控股(000019.SZ)、金健米业(600127.SH)、京粮控股(000505.SZ)、道道全(002852.SZ)、嘉华股份(603182.SH)、西王食品(000639.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植物油进出口数量;中国植物油进出口金额;主要食用油种进口规模等

中国食用油进口规模远大于出口,进出口规模波动较大

2014-2024年中国植物油进口量波动较大,2014年为614万吨,2020年达峰值1074万吨,2024年回落至773万吨。植物油出口量2014年为14万吨波动升至2024年的26万吨。进口量受国内外市场价格、贸易政策及需求波动影响,整体进口规模仍大于出口规模,表明中国植物油市场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需持续关注国际市场动态以保障国内供应稳定。

2014-2025年中国动物油进口金额总体上升,2014年为228.14百万美元,2025年前四月已达185.80百万美元。出口金额同样呈波动快速上涨趋势,2014年为19.38百万美元,2023年达56.93百万美元,2024年大幅回落至38.51百万美元。

注:产品统计范围为HS代码41章:动物油、脂。

中国食用油产品进口来源地为东南亚、中亚等邻国

中国食用油进口来源地主要是东南亚、中亚等邻国,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我国植物油进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加拿大、白俄罗斯、阿联酋、哈萨克斯坦、法国、菲律宾,合计占我国该产品进口额的93.3%。印度尼西亚作为我国植物油进口最主要的市场,2025年一季度,进口额为6.7亿美元,占比进口总额的30.9%,同比增长10.6%。

中国食用油进口依赖少数国家,进口集中度较高

2024年中国主要食用油进口中,橄榄油和花生油进口量小幅增长,而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豆油和椰子油普遍下降的趋势。橄榄油进口量2.65万吨,同比增长6%;花生油进口量25.5万吨,微增3%。相比之下,棕榈油进口量大幅减少35%至367万吨,菜籽油减少20%至188万吨,葵花籽油减少28%至109万吨,豆油减少24%至28万吨,椰子油减少6.5%至17万吨。

从主要食用油的进口来源地上看,不同油种的进口来源集中度差异显著。棕榈油进口量最大,达367万吨,主要来自印尼和马来西亚,分别占比66%和33%;菜籽油进口188万吨,俄罗斯占比58%居首;葵花油进口109万吨,俄罗斯占比64%;豆油进口28万吨,俄罗斯占比47%;花生油进口25.5万吨,印度占比78%;椰子油进口17万吨,印尼占60%;橄榄油进口2.7万吨,西班牙占比89%。

整体来看,中国食用油进口依赖少数国家,供应稳定性易受国际形势影响,需拓展进口渠道以增强供应安全性。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深粮控股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