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份额、国产化布局分析等)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附市场份额、国产化布局分析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航发科技(600391);航发动力(600893);航发控制(000738);应流股份(603308);中航重机(600765)等

本文核心数据:行业市场份额;

1、航空发动机行业细分领域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基本被美国通用电气(包括通用电气与赛峰合资公司CFMI)、普拉特·惠特尼、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垄断,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型商用客机发动机大部分来源于进口。

商用发动机方面,根据Flight Global发布的《Commercial Engines 2023》报告,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由GE、普·惠、劳斯莱斯和赛峰四家公司主导,形成寡头垄断。2023年,全球航空发动机总交付量为2376台,其中CFM International交付1356台,占市场57.1%,普·惠交付638台,占26.9%。前两家公司合计占据84%的市场份额,GE和劳斯莱斯各自交付约190台,市场份额保持在8%左右。

注:《Commercial Engines 2023》公布的数据为2023年上半年数据,2023年整年及2024年数据暂未公布。

与民用发动机不同,军用发动机更注重推动比和高机动性。GE、普·惠、劳斯莱斯和赛峰既是民用航空发动机巨头也是主要的军用发动机制造商。除它们之外,美国霍尼韦尔(Honeywell)、德国MTU、意大利Avio、俄罗斯土星、俄罗斯礼炮等也具有较完整的生产能力,同时还为顶级企业提供大部件和核心机部件,但它们在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力,产品多为防务产品或者小型发动机产品。虽然军用航空发动机不像民用航空发动机被美英法绝对垄断,但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也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2、中国航空发动机企业技术与产品布局

目前来看,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技术布局主要集中在:航空发动机材料加工、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配套、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三个领域,代表企业及具体产品布局如下。

3、中国航空发动机代表企业业绩情况分析

目前,航发动力在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上市公司中的收入居于领先地位。其中,2024年航发动力的航空发动机业务收入达449.94亿元。从毛利率水平来看,2024年代表上市企业毛利率水平位于10%-35%之间,平均毛利率水平在25%左右,行业毛利率水平一般。

4、中国航空发动机国际竞争力情况分析

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率尚有提升空间。我国航空发动机较美、俄、英、法存在较大差距,现役军用航空发动机部分仍是仿制国外的第三代发动机及其改进改型,部分新研飞机选用国外发动机进行首飞或过渡。部分“20”系列飞机已经拥有了国产发动机,据第十三届珠海航展歼20飞行展示指挥员介绍,国产歼20战机已经采用国产发动机;据运20总师介绍,运20已经有两型国产发动机在试飞中。随着我国航空发动力实力的不断提升、新一代发动机的陆续批产,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有望逐步改善“供不应求”的格局,并全面实现国产化。

以燃气轮机为例,可分为重型、轻型、微型产品,其中重型、轻型、微型产品主要以国外厂商为主导,中国厂商有所布局,但暂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整体来看,中国在燃气轮机领域竞争能力较弱。

目前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基本被美国通用电气(包括通用电气与赛峰合资公司CFMI)、普拉特·惠特尼、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垄断,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型商用客机发动机大部分来源于进口。2023年5月C919正式投入运营,未来随着更多型号飞机研制的日趋成熟及大规模量产,将带动国产机载设备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大飞机以及配套国产发动机有望打开海量市场。

据中国航空工业的《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年)》和波音公司发布的《商业航空市场预测2021-2040》报告预测,2021-2040年,中国窄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299架(发动机598台),宽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91架(发动机182台),发动机年总价值约为110亿美元;全球窄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1718架(发动机3436台),宽体干线飞机年均需求量455架(发动机890台),发动机年总价值约为588亿美元。中国占全球比例约为19%。

5、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航空发动机行业属于航空飞机的核心部件,替代品威胁较小;现有竞争者市场集中度较高,垄断特征明显;上游供应商大都属于高新技术领域,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而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是军工单位和民航公司等,议价能力较弱;同时,因航空发动机制造行业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明显,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整体来看,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竞争较小。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1表最大,0代表最小,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航发控制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