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刘灏或加盟上海证券出任副总裁,正值该券商自营业务大爆发之际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5-24 12:16: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刘灏或加盟上海证券出任副总裁,正值该券商自营业务大爆发之际)

【来源:机构之家】

5月22日,“金融人事”公众号爆料称,中原证券前执行委员会委员、首席投资官刘灏已加盟上海证券,拟出任副总裁并分管自营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刘灏出生于1972年,工商管理硕士、注册会计师,拥有逾三十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早年曾任职于深圳中华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1998年转战券商投行业务,在光大证券投行总部任高级经理;此后于2006-2011年担任联合证券债券业务部总经理,2011年加入民生证券历任投行事业部副总裁、固定收益事业部总裁、公司副总裁等要职。

图片人物系刘灏

可以看出,刘灏的职业轨迹横跨审计、投行和固收领域,积累了广泛的金融实务经验。2018年6月,他加盟中原证券,起初主管债券交易和固定收益投资等板块,2020年5月被董事会聘为首席投资官,成为中原证券历史上首位CIO。2022年1月起,刘灏进一步跻身公司执行委员会核心管理层。在中原证券工作约七年间,他的薪酬水平曾多年高居该券商管理层首位,2022年更是高达391.34万元,与同期薪酬第二名(108.90万元)的高管拉开显著差距。

刘灏执掌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期间,恰逢市场波动加剧、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胜负手”的关键时期。

2021年,作为刘灏完整履职首席投资官后的首个完整财年,中原证券自营业务收入达到4.02亿元,同比增长325.67%,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阶段,公司投研体系的运作节奏、资产配置策略以及市场环境的同步配合,共同促成了这一亮眼业绩。2022年,自营业务收入回落至2.27亿元,同比下降43.46%。但由于2022年券商自营业务普遍承压,中原证券的调整与应对,虽面临一定挑战,但与行业趋势大体一致。2023年,自营业务收入再度上行,录得5.20亿元,同比增长128.82%。

不过,2024年该业务表现再次转弱,全年录得亏损0.57亿元。这或许与其投资风格偏重择时和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关。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和2024年底,中原证券金融投资资产分别为248.04亿元和177.95亿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分别高达97.85%与99.07%,几乎构成全部投资敞口。

而从金融投资资产的变动来看,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其金融投资资产的规模相对平稳。而2022年下半年开始,择时迹象更加明显,金融投资资产规模的波动愈加剧烈。以2024年为例,在一季度降仓至215.93亿元之后,二季度迅速加仓至262.14亿元,之后三季度、四季度再度减仓至184.96亿元、177.95亿元。

上海证券资本实力增厚、自营业务迎来大爆发

上海证券虽规模中等但近年业绩表现颇为亮眼。Wind数据显示,2020-2023年上海证券营业收入从17.13亿元增至34.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在3-7亿元波动。2024年,各项业绩指标跳升。营业收入52.56亿元,同比大增54%,净利润9.53亿元,同比大增170%。

这一飞跃主要归功于自营投资的丰厚回报。2024年公司投资净收益11.03亿元,较2023年1.53亿元暴增逾6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3亿元,也远高于2023年的0.25亿元。两项合计贡献约14.06亿元收益,占全年营收的27%左右。相比之下,经纪、投行、资管等传统业务板块的手续费及佣金合计为9.52亿元,占比已小于自营业务。可见,自营业务已成为上海证券当之无愧的业绩引擎,对利润的边际影响举足轻重。这种结构一方面表明公司抓住了2024年市场机会实现业绩腾飞,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未来业绩对市场行情的敏感度提高,自营投资的成败将很大程度决定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这或许也是上海证券招聘自营业务老将刘灏作为主管自营业务副总裁的关键原因。

券商自营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弹药和杠杆运用。上海证券近年来通过股权和债务融资大幅增强了资本实力。2020年12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百联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城投分别认缴26.63266亿元和0.53266亿元新增注册资本。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53.26532亿元。雄厚的资本为公司扩大自营投资规模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上海证券积极运用债券和同业融资杠杆。2022年起公司大举发行公司债,应付债券余额由2020年的26.4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31.64亿元;与此同时,通过拆入资金、回购等融入的资金也在数十亿元量级,2024年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达151.78亿元。在充裕资本金和杠杆资金双重支持下,公司得以加码自营配置。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年末上海证券金融投资资产总额421.94亿元,占资产总额约49%。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193.38亿元,较2023年增持约20%。

从投资结构看,上海证券的自营配置相对均衡,既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也配置了大量固收资产。2024年末,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占金融投资比重约45.8%,其余过半为非交易性债权投资和长期股权等资产。这一结构与中原证券形成鲜明对比,后者2024年将近乎100%的自营资金押注于交易性资产。上海证券保留了相当比例的债券类投资(208.38亿元其他债权投资)用于获取稳定利息收入。这种较分散的组合,有助于平抑部分波动,起到“压舱石”作用。

整体而言,上海证券投资结构上相对稳健,显示上海证券自营团队在风险偏好上并未孤注一掷,而是相机而动、攻守兼备。这或许也解释了近年公司虽经历市场震荡但业绩表现却可圈可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光大证券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