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政策红利释放,协鑫能科向“绿”而行)
随着电力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绿电价值重估的路径逐渐清晰,协鑫能科(002015)等新能源企业将有望迎来快速发展。4月29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及《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国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并同步建立辅助服务市场规则。
政策的落地为绿电价值重估指明了清晰路径。新能源作为波动性电源,其“绿色”正外部性与“波动”负外部性将通过市场化机制得以反映,绿电综合收益有望趋于稳定。与此同时,新型储能的安全性标准将在运行中持续优化,合理安全容量的折算与容量补偿机制或加速建立,为储能商业化应用提供坚实支撑。这一系列政策红利,为协鑫能科的绿色能源业务发展筑牢政策根基。
根据最新业绩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协鑫能科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35.15%;一季度扣非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176.61%。公司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依托能源资产,聚焦综合能源服务,通过能源“资产+服务”双轮驱动模式,加快转型升级,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面,协鑫能科新能源资产的装机容量正进一步提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并网运营总装机容量为5978.01MW,其中:燃机热电联产2017.14MW,燃煤热电联产203MW,光伏发电(含集中式和分布式)2128.47MW,风电817.85MW,垃圾发电149MW,储能662.55MW。公司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发电总装机的比例为58.23%。
另一方面,在交易服务领域,公司虚拟电厂、售电、绿电、绿证、储能等持续推进。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在江苏省虚拟电厂可调负荷规模约550MW,占江苏省内实际可调负荷规模比例约30%,公司需求响应规模约500MW。2025年1—3月,公司参与市场化交易服务电量59.74亿kWh,绿电交易1.33亿kWh,国内国际绿证对应电量合计6.1亿kWh。公司拥有国家“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一级、二级资质各一个,用户侧管理容量超16.7万kVA。截至2025年3月底,公司电网侧储能总规模650MW/1300MWh,在建150MW/300MWh;用户侧储能总规模12.55MW/33.82MWh,在建20MW/52MWh。
展望未来,协鑫能科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绿色能源服务商。在能源资产端,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开发优质能源资产,扩大运营管理规模,稳固营收与利润基石;在能源服务端,依托能源资产覆盖区域增强客户黏性,聚焦经济发达地区优质工商业客户,开发能源服务业务。公司还将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能源服务底座与前沿技术支撑的能源数据应用平台,聚合电源侧和用户侧资源,发挥能源交易和平台聚合优势,为用户提供全方位能源解决方案。
在国家电力市场建设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协鑫能科凭借扎实的业务基础、清晰的战略规划与积极的进取精神,正朝着绿色能源服务商的新征程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