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重庆银行添第六位副行长张培宗,加速冲击万亿规模但多挑战仍存

来源:机构之家 2025-05-08 12:3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重庆银行添第六位副行长张培宗,加速冲击万亿规模但多挑战仍存)

【来源:机构之家】

5月7日,重庆银行(601963.SH)公告收到《重庆金融监管局关于张培宗重庆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张培宗担任副行长任职资格已获监管核准,根据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其任期自监管机构核准之日起生效。

机构之家注意到,随着此次张培宗任职资格获准,重庆银行“一正六副”行长均正式走马上任。与此同时,重庆银行持续多年高管大换血也基本宣告结束,目前趋向年轻化的管理团队组合,预计将对该行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打法。

图片系监管核准副行长张培宗任职资格

深耕当地金融系统,由兄弟行重庆农商行平行调入

作为重庆银行当下第二位空降的副行长,张培宗具备丰富的本地金融行业经验,尤其是深耕当地农商行系统,积累了丰富的属地人脉和业务资源。

图片系重庆银行副行长 张培宗

具体来看,张培宗自1998年起即任职于重庆农商行及前身重庆农信社,历任办公室秘书、办公室副主任、理事会秘书,调查统计部、发展规划部、发展研究部总经理,铜梁支行、北碚支行行长。2014年,张培宗开始专职于担任重庆农商行旗下金融租赁公司一把手。2016年开始,张培宗担任重庆农商行副行长,并于2020年8月兼任董事会秘书一职。

2025年1月,张培宗离开了任职近三十年的重庆农商行系统,加入重庆银行,职位同样为副行长,并于近期任职资格获批。

值得注意的,自张培宗担任重庆农商行董秘期间(2020.8-2025.1),该行股价从底部大幅反弹,表现亮眼,期间股价累计上涨幅度超100%,年化涨幅超20%。在此背景下,张培宗获得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2024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履职评价”4A级(仅8家银行董秘获悉殊荣),揭示其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出色表现。不过遗憾的是,目前重庆银行董秘一职已有人选,同样由空降派担任:去年6月,拥有银行和券商背景的侯曦蒙调任重庆银行担任副行长及董事会秘书。

图片系重庆农商行近几年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wind

事实上,重庆银行在过去几年高管变动非常频繁,用“大换血”来说毫不夸张。2023年,该行历经多高管离任,包括在当年4月份副行长隋军因工作调动辞职,随后加入渝农商行担任行长;8月份行长冉海陵到龄退休,此后高嵩接任行长职务;紧接着的10月和11月,副行长黄宁和周国华均因工作调动辞职,分别加入重庆三峡银行和重庆农商行。2024年,高管流失未止,但重庆银行进行了更积极的补充:例如在当年6月,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彭彦曦因工作调动辞职,侯曦蒙接任;7月和8月,李聪和颜小川分别被聘任为副行长;10月,副行长刘建华和杨世银辞职,王伟列被聘任为副行长。

随着今年以来张培宗的加入,重庆银行形成了“一正六副”的高管阵容,包括行长高嵩,副行长张松、侯曦蒙、李聪、颜小川、王伟列、以及张培宗。管理层均为“70后”,趋向年轻化。新任副行长李聪和王伟列更可称得上是准“80后”,均出生于1979年。此外,除了张培宗和侯曦蒙之外,其余新任副行长均为内部晋升,其中李聪、张松和王伟列加入重庆银行时间均长达二十年左右。

重庆银行加速冲击万亿规模,但隐忧仍存

随着年轻化高管团队日渐成型,重庆银行正雄心勃勃地向万亿城商行圈层奋力进击。在过去的2024年,重庆银行总资产规模达8566亿,同比增长12.7%,增速为2018年以来新高;今年一季度更是“梦幻开局”,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近两成至9317亿,距离万亿规模仅一步之遥。这样的表现,也大幅好于属地兄弟行表现(例如重庆农商行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仅为5.1%和8.0%)。

诚然,在过去的几年里,受信贷需求波动影响,不少银行已出现扩表放缓的迹象,甚至是缩表。重庆银行如此的表现可谓逆势做大规模,进而提升市占率和竞争力。此外,以重庆银行核心贷款表现来看,2024年同比增长12.3%,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6.2%,同样表现强势。

图片系重庆银行总资产规模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wind

不过,在重庆银行高歌猛进的背后,隐忧仍存。

首先是零售和对公业务不平衡问题,零售跛脚成为现实困境。以具体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的零售贷款余额为995亿元,环比年初仅增2%,而同期对公贷款环比增长4%,高达3544亿。事实上,在2021年重庆银行零售贷款破千亿大关之后,便演绎了大幅回调,此后多年仍未突破新高: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1018亿元、945亿元、950亿元、976亿元;2025年一季度末,零售贷款在总体贷款中占比仅为21%左右,低于上市城商行平均水平。

图片系近几年重庆银行零售贷款余额表现(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与此同时,在非息收入方面的反复,也成为该行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从中间业务发展来看,重庆银行净手续费收入自2016年开始便陷入了持续的负增长区间:彼时该行实现净手续费收入19.3亿,到了2023年则下降至4.1亿,累计降幅在80%左右,在收入中的占比从20.1%下降至仅为3.1%。2024年,重庆银行净手续费表现迎来久违的反转,同比大增115.7%至8.7亿。不过好景不长,今年一季度来看同比下降1.8%至2.2亿,“拐点论”似乎被打破。其他非息收入方面,债券投资业务也在今年受挫。在过去多年债券牛市背景下推动下,2024年重庆银行实现其他非息收入26.2亿,占比高达19.1%,较上年进一步提升1.3pct。不过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占比已经下降至6.1%。根据合并利润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重庆银行投资端公允价值波动为-3.6亿,大幅侵蚀了投资端业绩表现。

图片系重庆银行2017年至今净手续费收入表现

资料来源:wind

此外,重庆银行成本高企和资本消耗渐成不可避免的难题。自2020年开始,重庆银行成本收入比便不断上升,并侵蚀盈利表现。2024年该项指标为28.4%,环比上年进一步提升1.2pct。在此背景下,2020年至2024年,该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0.86%、0.82%、0.78%、0.72%、0.68%,日渐走低。此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重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1%,环比下降76BP,创2021年以来新低,后续及时的资本补充需摆上台面。

图片系重庆银行近几年成本收入比表现(%)

资料来源:wi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华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