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方全球人寿高管大变阵!9人调整背后“增收不增利”窘境待解)
【来源:机构之家】
机构之家近日观察到,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全球人寿”)一季度偿付能力显示,该公司高管团队出现大范围调整,涉及多达6位高管。具体来看,任晓澍升任总经理助理;原副总经理丁子琴、彭勃分别转任董事会秘书、首席团险事业执行官;原副总经理郭新、总经理助理吴烁则分别被调任上海分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去年四季度以来,高管变动多达9人
回溯至2024年四季度,同方全球人寿的高管调整便已拉开帷幕。
彼时,公司董事会完成换届,王林卸任董事长一职,但仍保留董事职务,外方股东荷兰全球人寿派出的Curtis Sherwin Chen(陈尚文)接任董事长。高管层面亦迎来诸多变动:赵磊、童伯宁新晋副总经理;杨雪莲晋升为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郭新已先行兼任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丁子琴卸下合规负责人职务。
来源:2024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随着新任董事长上任后,经过两个季度内多达9人的高管团队大调整,同方全球人寿高管团队格局逐渐落定。目前,公司高管团队11人,架构为“一总五副两总助”。其中,朱庆国担任总经理,赵磊、童伯宁、陈育能、王前进、王朝蓬为副总经理,杨雪莲、任晓澍任总经理助理。此外,丁子琴为董事会秘书,季细军任总精算师,刘伟为审计责任人。
从新任高管背景来看,新晋副总经理赵磊、童伯宁的履历透露出明显的股东背景烙印。赵磊此前历任同方威视法务部部长、同方创新投资副总经理,而童伯宁则出身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二人分别对应公司两大主要股东——同方系与外资保险资本。这种人事安排,显然带有强化股东话语权的意味。
相比之下,总裁助理任晓澍的路径更为市场化。其职业生涯横跨国内多家险企,且2025年才加盟公司,属于外部竞聘引入的专业人才。股东代表与职业经理人的组合,既平衡了各方利益,也为公司治理注入新的变量。
此轮高管调整中,郭新和吴烁两位原副总被委以地方分公司一把手的重任,这一举措显然意在加强这些区域的战略执行,并可能预示着这些市场已被视为关键的增长点。在总分联动的框架下,此类轮岗既能锤炼管理层的实战能力,也为未来可能的回调预留空间。
保费仍稳健增长,但深陷增收不增利窘境
同方全球人寿的高管洗牌绝非偶然,背后是公司"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单季保险业务收入为37.27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看似可观。然而,市场波动的冲击之下,综合投资收益率跌至-0.66,净利润亦随之滑落至-2.75亿元。
将时间线拉长来看,同方全球人寿的业务仍处于增长通道,2022—2024年保险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8.6%、15.6%、6.9%,整体较为稳健。不过,利润表现则稍显单薄,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仅为 0.38万元、0.31万元、0.36万元。与此同时,公司连续三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3%、1.00%、0.68%,呈持续下滑态势。
数据来源:历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2024年,若非股债市场的双双走强,推动综合投资收益率飙升至17.38%,公司盈利前景恐将更为黯淡,负债端的压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进入2025年一季度,随着市场行情的回调,亏损的压力开始逐步显现。
从产品结构来看,同方全球人寿目前的产品线主要围绕普通保险、分红保险和健康险展开,其中健康险业务规模维持在约36亿元。近年来,普通寿险和分红保险先后成为推动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动力。2024年,分红险规模同比激增246.6%,而传统寿险保费收入则出现了16.2%的下滑。显然,公司产品营销策略随行业大流逐渐向分红型倾斜。
得益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显著增长,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规同比显著提升。然而,公司资产质量隐忧仍在。近五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12 亿元、1.61亿元、0.90亿元、0.83亿元、1.20亿元,数额始终不小。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贷款及应收款项类减值损失是主要出血点,而后者多因债权投资计划和信托投资计划拖累。
在保费增长与市场利率逆周期而行的当下,同方全球人寿能够保持增长态势,实属不易。然而,在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到期资产和新增资产的收益率不断下降,“利差损”风险不断加剧,再投资的压力愈发明显。对于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的寿险公司来说,长期投资回报率正面临下行压力,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告负便是这一趋势的明显信号。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平衡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成本收益,以及业务规模与结构的动态调整,成为了一项复杂的任务,这使得公司管理难度显著提升。此次同方全球人寿高管团队的大规模调整,其最终效果如何,尚需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