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产乙烷大爆发,谁能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作者 | 小奇Aki
来源 | Aki能量站本文从乙烷气体在中美关税下的国产替代逻辑出发,发觉一家受益公司,经深度研究多加机构研报后,制定相应交易策略,目前以小仓位买入。
中国2024年乙烷进口量1,100万吨,其中95%来自美国,进口成本受关税政策直接影响(2025年4月加征34%关税后累计税率达35%),到岸成本从3,879元/吨升至5,118元/吨,国产替代的逻辑明确,且空间广阔。
中泰股份(300435)深度研究报告
公司概况
中泰股份成立于2006年,2015年于深交所上市,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以深冷技术为核心的设备制造商及气体运营商。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章有春、章有虎兄弟,股权结构稳定。
通过“设备制造+气体运营”双引擎模式,业务覆盖天然气液化、空分装置、稀有气体生产等领域。2019年收购山东中邑燃气后,燃气运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进一步布局稀有气体市场,形成多元化业务结构。
业务范围与发展前景
核心业务板块
设备制造:
天然气液化设备:国内龙头,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包括板翅式换热器、冷箱及成套装置,应用于LNG产业链。2024年海外订单突破6亿元,获沙特阿美等国际客户认可。
空分设备:聚焦中小型空分装置(6万方以下),服务于煤化工、冶金及电子行业。2024年新签订单18亿元,同比增长25%。
氢能与稀有气体:依托制氢技术向储运、液化环节延伸;唐山氪氙精制装置试生产,切入半导体与航天领域。
气体运营:
燃气分销:通过山东中邑运营,2024年受需求萎缩影响业绩下滑,但政策推动顺价机制或改善盈利。
大宗及稀有气体:山东章丘空分装置稳定供气,唐山氪氙项目进入市场,毛利率约19.5%。
2. 乙烷业务布局
核心技术与市场地位:
中泰股份自主研发的深冷分离技术可高效提取页岩气中的乙烷,提取率从60%提升至95%,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单套设备产值达1.5亿元,毛利率超40%。其乙烷提取设备市占率70%,国内排名第一,客户包括中石油、新疆广汇等头部企业。
国产替代需求爆发:
美国对华加征乙烷关税(2025年4月)导致进口成本翻倍(400→900美元/吨),倒逼页岩气/油田伴生气乙烷提取设备国产替代。
中国石油学会测算,2025年需新增200套乙烷提取装置,对应设备市场规模超300亿元,中泰股份凭借技术及价格优势(国产设备价格仅为进口60%),成为最大受益者。
订单与项目落地进展:
2024年Q1中泰股份中标中石油等10大乙烷提取项目,新签订单同比增长320%,设备交付周期压缩至12个月(进口需18个月)。公司当前跟踪新疆、四川盆地等十余个页岩气项目,乙烷设备订单能见度高。
3. 发展前景
行业驱动:天然气消费占比提升(2022年仅8.58% vs 全球23%)、煤化工低碳转型、氢能及半导体气体需求增长。
战略方向:海外市场拓展(中东、东南亚)、技术研发(大型高压换热器、稀有气体提纯)、并购整合协同效应。
财务分析
2024年业绩表现
营收27.17亿元(-10.86%),归母净利-0.78亿元:主要因城燃板块计提商誉减值3.24亿元。若不考虑减值,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下滑34.87%)。
分业务表现:
设备制造收入11.58亿元(+13.88%),毛利率32.13%;
燃气运营收入14亿元(-29.3%),毛利率7.75%。
2. 关键财务指标
现金流:收现比稳定在1左右,净现比长期高于1,显示盈利质量较高。
费用控制:管理费用率降至3.05%(2019年6.27%),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风险点:商誉余额4.49亿元,若山东中邑业绩持续承压,仍存减值风险。
热点概念与估值预测
热点概念
天然气(液化设备龙头)、氢能源(制氢与储运)、一带一路(印尼空分项目)、节能环保(煤化工减排)、半导体(稀有气体)、乙烷提取。
2. 合理估值
盈利预测:信达证券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4.02亿/4.73亿/5.45亿,对应PE约12/10/9倍(2025年预测)。
估值逻辑:结合设备订单增长(2025年预期收入32.3亿元)及气体运营修复潜力,给予2025年15-18倍PE,目标价14-17元。
风险提示:商誉减值、原材料涨价、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结论
中泰股份在深冷设备领域技术领先,海外订单与稀有气体布局打开成长空间,短期业绩受商誉减值拖累但长期盈利修复可期。建议关注天然气政策红利及氢能产业链突破,目标价做保守预测到达15.5元以上。
4月25日,13.55买入,博弈短期国产替代概念炒作。
文章仅做投研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