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8分钟,“地天板”!)
具体来看,三大股指盘中窄幅震荡,北证50指数相对强势。截至收盘,沪指微跌0.05%报3286.65点,深证成指跌0.05%报9849.8点,创业板指跌0.13%报1931.94点,北证50指数涨1.24%,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0419亿元,较昨日减少350亿元。
场内超3500股飘红,PEEK(聚醚醚酮)概念再度爆发,聚赛龙、新瀚新材20%涨停,中欣氟材近6日斩获4个涨停板;人形机器人概念热度不减,兆丰股份、平治信息、日盈电子等涨停;半导体板块拉升,兆易创新尾盘涨停;汽车产业链股活跃,兆丰股份、精进电动、迪生力等涨停;电力板块大幅回调,韶能股份、乐山电力、西昌电力等跌停。此外,茂业商业(600828)午后在38分钟内从跌停拉升至涨停,走出“四连板”。
港股方面,地平线机器人涨近14%,阿里健康涨超7%,蔚来涨近5%;小鹏汽车跌逾4%。
茂业商业“地天板”
今日午后,茂业商业(600828)在38分钟内上演“地天板”,股价连续4日涨停。
公司此前发布的业绩报告,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同比减少22.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4.2万元,同比减少75.46%。公开资料显示,公司以商业零售为主,并辅以部分物业租赁和酒店业务。旗下实体零售门店数量共23家,经营业态包括百货商场等。
机器人概念强势
人形机器人概念今日再度走强,截至收盘,兆丰股份、平治信息20%涨停,恒工精密、德马科技、南山智尚等涨超10%。
行业方面,近日特斯拉进一步明确Optimus量产预期,产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同时机器人轻量化,尤其是PEEK材料应用得到广泛关注,其在降低能耗、提高续航,以及提高运动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小鹏人形机器人也在车展亮相,各维度实现拟人,并且现场展示出稳定的行走能力。此前小鹏宣布,其机器人Iron将于2026年实现工业化量产,目前已在广州工厂实现Iron实训落地。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是中美AI科技竞争的主战场,长期空间广阔。建议不拘泥于“人形”深度挖掘“AI+机器人”的投资机会,比如外骨骼机器人、灵巧手和传感器这三个方向的商业化落地更快,这些方向的放量节奏不以人形机器人放量为必然前提,并且后续有望能够得到持续的数据验证。
PEEK概念再爆发
PEEK材料概念今日再度爆发,截至收盘,聚赛龙、新瀚新材20%涨停,富恒新材涨约15%,中欣氟材亦涨停,近6个交易日已斩获4个涨停板;沃特股份涨约7%,南京聚隆涨近6%。
机构表示,PEEK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未来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减重的重要材料,带动千亿级市场空间。国内企业如中研股份、沃特股份、凯盛新材等在PEEK产能和技术上取得突破,未来有望加速国产替代,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中欣氟材近日前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发现近期公开传媒报道了公司涉及PEEK概念板块的相关内容。4,4’-二氟二苯酮(以下简称“DFBP”)为PEEK的关键原料,公司锚定高性能轻量化材料需求,已布局有DFBP产能5000吨/年,目前DFBP产品已经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开始使用,另有部分客户尚在对产品进行测试中,未来具体生产及销售情况受到下游市场需求趋势、定价及质量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于公司后续年度业绩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南京聚隆昨日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开发了以PEEK等高性能树脂为基体的功能化材料,具备吸波、透波、低介电、低翘曲、高尺寸稳定性及可金属化等特性,已实现精密注塑+金属化工艺的成熟应用,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和航空航天领域。
沃特股份日前表示,公司的液晶高分子LCP材料、特种尼龙PPA材料、聚醚醚酮PEEK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机器人行业都具有各自应用场景。公司目前正积极配合下游客户开展各项验证测试工作。
万润股份称,公司开发的聚醚醚酮(PEEK)材料下游可应用于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目前前期研发和中试工作已完成,正在推进产品下游推广验证工作。
肯特股份表示,公司积极关注人形机器人相关领域应用,目前暂无可披露的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公司专注特种工程塑料材料改性及零部件制造,PTFE、PEEK等特种工程塑料都有一定的技术储备。
电力板块回调
电力板块今日大幅回调,截至收盘,韶能股份、乐山电力、西昌电力等跌停,湖南发展、明星电力跌超9%。
值得注意的是,乐山电力此前10个交易日(4月14日—25日),累计涨幅已接近翻倍。公司日前提示,近期公司股价涨幅较高,估值偏高,公司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注意二级市场炒作风险,理性决策,审慎投资。公司目前经营正常,公司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亦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经营秩序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西昌电力此前10个交易日(4月14日—25日)累计大涨近70%,公司日前在公告中指出,公司目前经营正常,公司市场环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亦未出现大幅波动,内部经营秩序正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