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国投瑞银变局

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4-17 19:04: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投瑞银变局)

导语:瑞银集团有意收购国投泰康信托持有的国投瑞银基金股权,国投瑞银基金或将从合资公募“变身”成为纯外资公募。

近日,一则关于国投瑞银基金股东或将变更的消息,在业内小范围流传。

公开资料显示,国投瑞银基金目前股东为国投泰康信托和瑞银集团,两者分别持有公司51%和49%的股权。

有业内人士认为,瑞银集团有意收购国投泰康信托股权已不是短期的想法了,一旦这次落地,国投瑞银基金将从合资公募“变身”成为纯外资公募,公司名称和管理层也将作出相应调整。“但变成纯外资公募后,对公司的发展是不是利好,从过往的案例看还很难说。”

事实上,早在2018年瑞银集团拿下瑞银证券控股权后,国投瑞银基金的控股权便成为了瑞银集团的下一个目标。

彼时,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曾公开表示:“拓展中国业务是瑞银集团的战略重点,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瑞银在中国的业务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包括旗下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三大业务。”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七年。

这一时期的国投瑞银基金,正经历史上最严峻的寒冬。

从2016年到2019年,公募基金非货规模增长了接近一倍,同期,国投瑞银基金的管理规模却持续下滑。

2019年10月,泰达宏利基金(现更为名:宏利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彦杰“临危受命”出任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

上任五年多来,他对国投瑞银基金的投研体系、销售体系、组织架构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扭转了公司被动的局面。不仅带领公司走出了规模下滑的困境,国投瑞银基金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412亿元增长至去年的1556亿元,也让公司的非货排名从2019年的第45位提升至去年的第31位。

正当国投瑞银基金有望跻身非货TOP30之际,去年下半年,一些市场传闻和一系列人事变动,引发了市场对于国投瑞银基金的诸多猜测。

7月11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国投瑞银降薪,被股东瑞银否决了”的消息。同时,也有消息称,“国投瑞银基金要求基金经理退缴2022年超额的奖金,目前2023年的资金还没发。”

8月2日,国投瑞银基金发布公告,任命李涛为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原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汪斌因工作调动辞职离任。

8月29日晚间,瑞银在一封内部信中宣布,胡知鸷将出任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一职,全面负责领导和推进瑞银在华的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同期,也传出国投瑞银基金总经理助理、投资副总监、资产配置部部门总经理、专户投资部部门总经理、基金经理王建钦离职的消息。离职前,王建钦还协管公司投研条线业务同时主持资产配置与管理业务。

这些看似零散的传闻与人事变动,在股东或将变更消息浮出水面后,似乎串联成了一条若隐若现的线索。

这场酝酿七年的股权变局,正站在从传闻走向现实的关键节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