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群智咨询: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迎“质变”转折,产能分散化与区域市场深耕将成厂商必修课)
“2025年,全球经贸格局迎来关键转折点。‘对等关税’政策将成为推动供应链结构从‘量变’转向‘质变’的关键因素。”群智咨询近日发布的研究显示,亚太地区关税若全面上调,全球供应链将被迫加速转移与重组。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新兴制造枢纽地位凸显,而中小型品牌的竞争力将被削弱,具备供应链韧性的品牌竞争力将提升。
分产品市场来看,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视消费市场,其年销量超4000万台的规模仍是品牌商布局重点。若“对等关税”执行,将使全球TV制造产业链再次陷入混乱,亚太地区虽然有制造成本优势,但在高关税壁垒下失去出口北美市场的优势,未来产能或将转向美洲和欧洲地区。
群智咨询判断,若美国对华电视关税及越南关税全面实施,墨西哥凭借美墨加协定的零关税优势,已成为北美市场的核心供应枢纽,预计2025年美国电视产能向墨西哥聚集。三星、LG、海信等头部品牌在墨西哥的产能储备充足,其北美市场份额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同时,供应链多元化成为行业共性策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地因对美关税仅10%,且具备一定的产业链配套基础以及物流优势,有望成为中低端产能的承接者。与此同时,主要依赖越南工厂出货北美市场的品牌受冲击影响较大,需加速墨西哥工厂产能爬坡,并联合供应链分散成本压力。
群智咨询判断,IT市场中的显示器和笔电作为高关税敏感品类,供应链面临较大震荡。
显示器方面,海外产能扩充多集中于越南,若美国对越南显示器关税降至30%以下,越南的显示器ODM扩产计划或延续;反之,其ODM产能将向墨西哥、巴西、印度转移。目前,越南与中国制造的成本差已缩窄至8%,企业需重新评估布局。从品牌来看,三星、LG等韩系品牌在亚洲以外地区产能布局完善,受冲击较小;部分品牌则考虑暂缓北美机型出货,中小品牌或因成本失控退守市场。
笔电产业链的挑战更为严峻。经历三轮关税加征(最高46%)后,越南笔电出口成本已达各国次高水平,叠加本土供应链短板,ODM转移战略陷入停滞。2025年,美国要求笔电PCBA(印刷电路板组件)海外组装,代工厂需加速转移,但当年海外产能缺口仍达14%。北美市场将面临供应短缺与价格上涨的双重压力,抑制需求增长。尽管美国市场对高性能笔电的需求升级,但成本攀升或迫使品牌商回流本土,进一步推高终端价格。
在移动市场,平板电脑整机代工产能仍集中在亚洲,但美国市场波动(年规模约4200万台)对苹果、三星等头部品牌影响显著。若关税政策落地,这些品牌需调整供应链以平衡成本。
手机产业链则呈现分散化趋势,群智咨询判断,品牌商为平衡成本与风险,一方面在东南亚(越南、印度)扩产,另一方面探索巴西等近岸外包选项。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由苹果、三星主导,但关税导致的成本上涨将抑制整体需求,迫使中小品牌转战西欧等竞争激烈的区域市场。
总的来看,全球供应链正经历区域性重构,群智咨询认为,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埃及等地的关税与物流优势使其成为新制造枢纽,而越南、中国等传统基地需通过技术升级或多元化市场布局对冲风险。品牌方面,拥有全球化产能布局的头部品牌将进一步凸显优势;而依赖单一供应链的品牌需加速产能多元化以维持竞争力。
“2025年的关税变局不仅是成本与政策的博弈,更是全球供应链影响力的重新分配。”群智咨询指出,在这场变革中,战略预判、供应链布局多样性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应对关税波动的缓冲能力。对于品牌商而言,产能分散化与区域市场深耕将成为必修课;而对于代工厂与供应链企业,技术升级与近岸外包能力则是突围关键。
不过,该机构也提示说,全球关税政策仍存谈判空间,未来税率调整与执行细则可能随国际经贸环境变化而动态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