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郑州银行副行长因身体原因辞职,今年已有三名高管离任)
据郑州银行(002936.SZ)所发布公告,郑州银行副行长郭志彬因身体原因辞去职务,辞任后将不再担任该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职务,且其持有 102,914 股 A 股股份,后续会继续遵守相关股份变动规定。这一高管变动事件,在金融市场引发了一定关注,从财务和市场角度来看,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郭志彬在金融领域履历丰富。1987 年 7 月,他从河南省中原化肥厂开启职业生涯,此后在金融行业不断深耕。1995 年投身金融机构,先后在河南省劳动城市信用社、光大银行郑州分行、兴业银行郑州分行等任职,积累了扎实的金融专业知识与管理经验。2010 年 12 月,郭志彬加入郑州银行,从行长助理做起,凭借出色表现于 2015 年 12 月升任副行长。在职期间,他分管办公室、行政管理部、金融市场部、法律合规部、反洗钱与反诈中心、票据业务部等关键部门,为郑州银行的日常运营与业务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
从财务角度分析,一位副行长的离职,短期内对郑州银行的财务状况不会产生直接冲击。银行的财务运营是一个庞大且系统的体系,各项业务按照既定的流程和制度推进。过往郑州银行的财务报告显示,其业务结构相对稳定,盈利模式基于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虽然高级管理人员在战略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短期内,既定的财务策略和业务布局不会因一人离职而立刻改变。
互联网上一些金融分析人士也指出,银行内部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架构和团队协作机制,个别人员变动在短期内难以对财务数据如营收、利润等造成显著波动。以郑州银行此前的高管变动为例,在 2025 年初傅春乔、李红等高管辞任时,银行的财务指标在短期内并未出现明显异常。郑州银行 2024 年业绩快报显示,截至当年末,资产总额达 6769.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33%,全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 18.66 亿元,同比增长 0.88%,营业收入虽同比下降 5.9%,但降幅较 2023 年缩小 3.6 个百分点 。这表明银行整体运营节奏未因前期部分高管变动而被打乱,财务状况在短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从市场角度来看,消息发布后,市场并未产生剧烈反应。郑州银行在区域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客户对其品牌的认可度较高。过往类似银行高管变动案例显示,若后续接任者能迅速到位且具备丰富经验,市场信心通常能得到维持。
但从长期来看,若不能妥善处理此次人事变动带来的连锁反应,可能会影响到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比如,在业务拓展、战略规划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短期的衔接不畅。互联网上部分投资者也表达了对郑州银行未来战略执行一致性的担忧,担心高管变动会使银行错过一些市场发展机遇。尤其在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同行们纷纷加快业务创新和市场拓展步伐,郑州银行若不能及时稳定管理团队,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郑州银行领导班子中,行长李红于 2024 年 11 月底获聘任,今年 1 月任职资格获批,其拥有在邮储银行长达 16 年的工作经验;董事长赵飞现年 50 岁,自 2023 年 7 月任职资格获批后,带领银行推进一系列工作 。但频繁的高管变动,仍不免让市场对银行未来战略的连贯性存疑。在零售转型战略下,郑州银行 2024 年存款总额突破 4000 亿元,贷款总额也有所增长,可若管理团队不稳定,后续战略执行效果或大打折扣。
总体而言,郑州银行副行长郭志彬的辞任,目前看来对银行的财务和市场表现未产生明显负面影响。但长期而言,银行需要尽快确定接任人选,确保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战略执行的连贯性,以应对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维持在市场中的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