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发行失败 背后困局引人深思

来源:网易财经 2025-03-19 09:17: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发行失败 背后困局引人深思)

文/任晖

3月15日,申万菱信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发行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基金经理层面来看,其拟任基金经理在资历与业绩上存在明显短板,难以吸引投资者的信任。

与此同时,申万菱信基金过往的表现也对此次发行可能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前,该公司密集发行产品,然而部分产品业绩不佳,亏损惨重,这使得投资者对其信任度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申万菱信远见成长的发行。

在当前市场回暖的有利环境下,如何重塑品牌形象,提升基金产品的吸引力与管理水平,已成为申万菱信基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行失败背后的尴尬

申万菱信远见成长的发行情况有两大值得关注的要点。

其一,它成为今年首只发行失败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当前市场持续回暖,投资者热情高涨,以跟踪中证A500指数相关基金为例,已成立发行数十只,合计规模超过2700亿元。在此背景下,申万菱信远见成长的发行失败显得尤为尴尬。

其次,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并非申万菱信基金近年来首只发行失败的基金。回溯过往,2020年申万菱信聚源宝发行失败,2022年申万菱信嘉乐两年持有期同样未能成功募集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申万菱信嘉乐两年持有是由公司权益投资部及研究部负责人付娟挂帅,尽管经历了三个月的顶格募集期,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发行失败的原因

申万菱信远见成长的发行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资料显示,该基金早在2022年10月8日就获得了批文。根据监管规定,基金获批后需在6个月内启动募集,但不知何故,该基金直到2024年12月16日才开始发行,个中缘由不得而知。

申万菱信远见成长的拟任基金经理为龚霄。与其他基金经理相比,龚霄的从业经历较为另类。公开资料显示,龚霄自2019年起从事金融相关工作,曾任职于弘则弥道(上海)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莫尼塔(上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在业绩表现上,龚霄也较为普通。截至3月18日,其累计管理基金时间仅1年零4天,目前尚无单独管理的基金。在协助季鹏管理申万菱信竞争优势混合A期间任期收益为10.22%,在同期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2495/4190,处于后40%的位置。

综合这些因素,投资者对申万菱信远见成长持谨慎态度,不愿“买单”也就不难理解了。

申万菱信基金的困境

另外,申万菱信远见成长发行失败,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资历尚浅的基金经理,基金公司自身也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来源:Wind

从历年发行数据来看,申万菱信基金此前的发行情况尚可。例如2021年和2022年各发行8只混合型基金,募集资金分别为51.50亿元和22.14亿元。

来源:Wind

特别是付娟加入申万菱信基金并担任基金经理、投研部负责人后,公司借助其明星光环,相继为其发行了申万菱信乐享混合、申万菱信乐道三年持有期、申万菱信智能汽车等8只基金,再加上2022年发行失败的申万菱信嘉乐两年持有,共计9只基金。

来源:Wind

但这批基金后续表现欠佳。据Wind数据显示,付娟成功发行的8只基金成立至今,有3只亏损幅度超过20%,1只基金最大回撤超过60%,2只基金最大回撤超过50%,2只基金最大回撤超过40%。

更值得诟病的是,8只基金中付娟已经卸任了3只,还有2只增聘了基金经理并且重仓股有较大幅度更替,引发投资者的不满。

来源:Wind

自2023年起,申万菱信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急剧下降。2023年和2024年分别仅发行了3只和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募集规模也仅有6.5亿元和4.46亿元。申万菱信基金在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方面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