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赋能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产业对接会在杭举办)
3月18日,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金融赋能作用,推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金融赋能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产业对接会在杭举办。本次对接会由省商务厅、省委金融办联合主办,浙江省自由贸易发展中心承办,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协办,以金融“活水”激发大宗商品产业活力,全面提升浙江自贸试验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
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胡真舫,省委金融工委专职副书记钱斌达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委改革办、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省级相关单位,浙江自贸试验区各片区,30余家金融机构,近40家省属及民营企业,以及媒体、智库相关代表约200人出席会议。
胡真舫在致辞中指出,此次产业对接会是共同把握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机遇,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是要聚焦项目建设,加大金融要素保障。希望各类金融机构能优势互补,利用政策性贷款、股权投资、保险资金、私募基金等方式为储运和大宗重点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多渠道、全周期的资金支持。二是要聚焦期现一体,发挥金融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铁矿石现货交易市场、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现货大豆保税交易库等建设,深化“期货+现货”“场内+场外”联动,推动浙江自贸试验区与境内期货交易所合作,为企业提供更优的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库存管理等综合服务。三是聚焦自由便利,加强金融集成创新。希望各兄弟单位加强政策供给,探索联合印发金融支持举措“政策包”,为大宗商品贸易交易自由化、便利化提供更多的支持。希望各高校和智库当好“智力引擎”,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价格指数分析、供应链评估、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建言献策。
钱斌达在致辞中指出,将围绕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做好四方面重点工作:一是形成各类机构的金融服务团队,有效利用银行信贷、股权投资、保险资金、私募基金等各类资金,保障好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推动大宗商品重点平台建设,发现价格、管理价格,为实体企业保值增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三是扩大大宗商品仓单融资规模,开展在建船舶抵质押融资、融资租赁支持港航领域设备更新等特色服务,加大大宗商品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四是会同省级部门、相关地市,搭好平台、建好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加强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合作。
会上,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宁波片区分别介绍自贸试验区发展情况和潜在金融需求。中行浙江省分行、永安期货、浙银租赁三家金融代表发言,表示将积极用好信贷、期货、租赁等金融资源和力量,支持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浙油中心、大宗易行两家企业代表发言,分别介绍了在提升大宗商品资源配置能力和价格影响力、打造贸易数字化平台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作“积极利用REITs工具服务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专题解读,上海滴水湾金融研究院分享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型开放政策试点经验。
会上还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舟山片区与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宁波片区与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分别建立新型的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金融赋能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