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在成都,交子契约精神从未消亡

来源:中访网 2025-03-18 11:0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一张北宋交子的复原影像静静陈列,朱砂印鉴与墨色暗纹交织出人类最早的信用图腾。

(原标题:在成都,交子契约精神从未消亡)

出品 |天府观察使(中访网旗下品牌)

作者 | 方 淓

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一张北宋交子的复原影像静静陈列,朱砂印鉴与墨色暗纹交织出人类最早的信用图腾。

从交子铺户的“连保作押”到数字时代的信用契约,成都的金融血脉中,始终流淌着诚信文化的基因。最早的纸币交子为什么诞生在成都?历经千年岁月,成都这座城市是否还传承着这种“诚信基因”?

1

成都如何用千年信用密码重构”3.15“叙事?

交子在成都平原破土而出,是地理条件与商业智慧共同催化的产物。

地理方面,四川在地理上自成一体,社会生产和经济上也自成一个单元,尽管宋代四川与其他地区商业上的往来很频繁,但就其水平来说仍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个区域市场。

经济方面,四川的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到了宋代,四川已成为西南、西北地区药材、纺织品、麻木、茶叶、纸张等商品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而同一时期,铁钱是四川主要的流通货币,铁钱相较于铜钱价值更低、重量更大且不便携带。四川发达的商品经济与落后的铁钱制度之间的矛盾,为交子诞生在四川奠定了基础。

千年后,在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场跨越千年的金融实验悄然上演。“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当天,一场主题为“以信相交 有道君子”——“3·15”交子诚信文化学术沙龙,在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成功举办。活动通过跨领域对话,探讨交子信用体系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价值,并以诚信文化入手,为市民搭建起触摸历史、思考现实的桥梁。

活动以“诚信文化”为主题、以世界最早纸币“交子”为切入点,通过学术对话、互动交流与博物馆参观,带领数十位市民观众共同探寻交子背后的诚信精神,探讨中华诚信文化的千年传承与现代意义。


此前,成都市锦江区也曾联合支付宝、银联向广大市民客发放“交子券”福利。据介绍,“交子券”以“在成都诞生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为文化基底,具有惠民消费折扣、商家诚信管理、消费者信用积累的属性。

每张“交子券”的背后,都链接着商户的诚信档案、消费者的信用轨迹。这种将历史IP注入金融科技的做法,不仅连接消费优惠,更有利于构建实惠便民的社会诚信消费体系,在培育消费者认知层面,也比单纯的风险提示提供更深刻的诚信文化认同。

当一座城市的金融史深度嵌入其肌理,它的“3·15”行动便不只是监管战役,更是一场关于身份认同的文化觉醒。或许,成都人手机里闪烁的“交子”券,正流淌着千年前那批楮皮纸上的朱砂血脉。

2

“3.15”的交子解法

北宋交子铺户构建了严密的行业自律体系,但在北宋官府接管交子后,从「三年一届」的刚性兑付周期到为军费滥发纸币,最终导致「称提无术,民泣于市」。这与今年“3·15”期间曝光的某些地方金融机构套取用户资金乱象“不谋而合”,我们能看到,制度约束缺位下,权力对信用的侵蚀。

金融打假不仅是技术攻防战,更是人性、制度与文化基因的持久博弈。或许,这才是交子留下来的真正遗产——当信用体系失去制衡,再精妙的防伪墨色终将变成废纸。

站在交子金融博物馆眺望成都“双子塔”,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仍在继续。从楮纸水印到数字信用,成都这座城市的金融创新始终根植于诚信文化的厚土。这种文化认同的力量,让已经消失的纸质符号流传千年。

从“楮纸秘纹”到“交子券”,成都这座城市的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是对交子契约精神的延续——诚信从来不是商业的装饰品,而是流淌在城市血脉中的生存密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