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北交所 - 正文

国航远洋(833171)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一轮问询回复:募集说明书中引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国内外知名专业研究机构(期刊)等公开途径,具备较高权威性及行业认可度

来源:同壁财经 2025-03-17 21:57: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航远洋(833171)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一轮问询回复:募集说明书中引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国内外知名专业研究机构(期刊)等公开途径,具备较高权威性及行业认可度)

3月17日,国航远洋(833171)披露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第一轮问询回复,其中,公司被要求说明所引用第三方机构数据与报告的权威性和业内认可度,不同机构、报告间的数据是否存在差异。

问询中,北交所指出,根据申报材料,航运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和行业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航运业通常采用相关的运价指数反映市场景气程度。对此,北交所要求企业说明所引用第三方机构数据与报告的权威性和业内认可度,不同机构、报告间的数据是否存在差异。

回复中,国航远洋指出,公司在募集说明书引用的第三方数据主要来源于波罗的海航交所、上海航运交易所、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及 Clarksons 等,所涉及的数据包括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altic Dry Index,简称“BDI”)、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简称“CCBFI”)、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及全球干散货运输运量需求;引用文献类报告内容包括《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及《世界海运》等。

发行人在募集说明书中引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国内外知名专业研究机构(期刊)等公开途径。行业组织及研究机构等均拥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和系统的研究方法,其报告及数据被多家上市公司所引用。相关资料及报告具备较高权威性及行业认可度。各项指标或数据针对不同层面分别反映世界商品贸易增速、全球干散货贸易量、全球干散货运输需求量及国内外运价情 况。

不同机构(期刊)于 2024 年期间全部预计 2024 年度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有望增长,但增速略有不同。根据 Clarksons 于 2025 年 1 月发布的实际数据,2024 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达到约 57.42 亿吨,增速约 3.3%,实现稳步增长,与机构(期刊)对 2024 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预计的增长趋势一致。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远洋、国内沿海和长江中下游航线的干散货运输业务,是国内干散货运输的大型航运企业之一,拥有与业务相关的国际船舶运输经营权、国际海运辅助业经营权、水路运输经营权、水路运输服务经营权等业务资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形成了以航运业务为主,以船舶管理、商品贸易等相关业务为辅的业务布局。

公司业务包括航运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其中航运业务为公司的主营业务。 根据运输航线区域的不同,公司的航运业务可分为内贸运输业务和外贸运输业务;根据运输船舶属性不同,公司的航运业务可分为自营船舶(包括公司自有船舶与光租船舶)运输业务和外租船舶运输业务。

公司目前拥有巴拿马型和灵便型等多种干散货船舶,并以自有运力为基础,通过租赁运力补充扩大运力规模,有效地整合了运输关键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运输要求。公司客户涵盖煤炭、钢 铁、矿石、能源、粮油、水泥等多个领域,与国家能源集团、BHP(必和必拓)、RIOTINTO(力拓)、 大唐、华电、嘉吉、鞍钢、宝钢、华能、粤电、中远海、中粮集团等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定位于“打造具有一流服务品牌的国际航运企业”,聚焦于“国家重点战略性物资”、“大客户”、“先进水平船队”三大战略支点。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 公司截至目前拥有自营干散货船舶 20 艘,在国内外沿江沿海港口形成了内外贸兼营的运输格局。在国内沿江及沿海运输业务上,公司以电煤运输为主;在国际远洋运输业务上,公司为客户提供煤炭、粮食、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国际海上运输服务,航线遍及大洋洲、欧洲、非洲、南美、北美、东南亚、 东北亚等地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