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鑫元基金强化固收类布局!新股基成立后规模狂泻、权益跛行成硬伤)
【来源:机构之家】
2025年2月18日,鑫元基金公告了两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变更。分别是“鑫元常利定期开放”的基金经理由曹建华变更为颜昕;“鑫元晟利一年定开债发起式”的基金经理由黄轩变更为吴洵。以上两只基金都是债券型基金,涉及到的四位基金经理中吴洵是新进加入鑫元基金的基金经理,其余三位是鑫元基金的资深基金经理。
吴洵,管理学博士。相关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历任中银基金研究员、博时基金基金经理助理。2024年11月加入鑫元基金,现任基金经理。现任鑫元安鑫宝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目前管理规模574.60亿元。
黄轩,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相关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历任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市场管理部经理、海通证券助理分析师、农业银行交易员、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经理、信银理财投资经理。2021年7月加入鑫元基金,现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9只债券型基金产品,合计204.33亿元。
注:以上人物系鑫元基金基金经理 黄轩
颜昕,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相关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历任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金融同业部债券交易员。2013年9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交易员、交易室主管、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9只债券型基金产品,合计237.83亿元。
注:以上人物系鑫元基金基金经理 颜昕
曹建华,理学硕士研究生。相关业务资格:证券投资基金从业资格。历任远东国际租赁风险评估专员。2016年6月加入鑫元基金,历任研究员、信用研究主管、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9只债券型基金产品,合计116.90亿元。
注:以上人物系鑫元基金基金经理 曹建华
本次基金经理变更的两只产品“鑫元常利定期开放”、“鑫元晟利一年定开债发起式”的基金规模分别是10亿元和3.22亿元,相比于这几位基金经理动辄数百亿的管理规模并不算大,只能算是鑫元基金在管理上的精耕细作。相比于在债券型基金上的深耕细作,鑫元基金在股票型基金领域的布局显得较为谨慎,目前仅管理少量股票型基金,规模相对较小,而公司新一届的管理层是否有意补强权益类产品的短板,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鑫元基金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基金管理净资产总规模为2,199.6亿,行业排名34位,相比于2022年3月31日公司的基金管理净资产总规模为814.5亿,行业排名57位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债券市场持续走牛,债券基金获得投资者青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鑫元基金也一直重点布局固收类产品。从产品结构来看,鑫元基金的债券型产品1370.62亿元占比超过50%,货币型基金规模也高达804亿元。但是股票型基金及6.18亿,混合型基金仅17.88亿,两者合计占比不足2%,反映出鑫元基金在产品结构上的严重偏科。
如今债券市场经历多年上涨继续走牛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鑫元基金在固收领域的优势明显,但股票型基金的薄弱已成为其发展的瓶颈。鑫元基金的董事长龙艺,2023年3月起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于景亮,2024年11月加入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党委副书记。龙艺和于景亮履新后,市场普遍期待他们能带领鑫元基金在权益类产品上有所突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整体竞争力。
但是从鑫元基金目前的布局来看,鑫元基金似乎对权益产品的布局并没有发力的迹象,依旧将重心放在固收领域,这种策略在短期内或许能保持稳定收益,但长期来看,缺乏多元化产品线的支撑,难以应对市场波动和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制约了公司的全面发展。
鑫元基金近2024年发行8只产品共120亿,债券型基金102亿元。但是股票型基金仅10亿元,这两只产品还是无法体现主动管理能力的被动指数类基金“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和“鑫元中证800红利低波动指数”,其中“鑫元华证沪深港红利50指数”成立仅1个季度规模仅剩0.64亿元,下降了90%。
从产品布局来看,鑫元基金在权益类产品的投入明显不足,缺乏主动管理的特色产品,难以吸引投资者关注。短期内固收优势虽能维持业绩,但长期发展需更多元化布局,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投资者需求。鑫元基金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亟需调整战略,加大对权益类产品的投入力度,培养专业团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动管理型基金,方能实现产品结构的均衡发展,确保公司长远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