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源证券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创新+老龄化+出海 看好结构性机会)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源证券发布研报称,医药指数连跌4年,医改或已进入平稳期。2024Q3公募主动基金持仓医药占比依然相对较低,医药估值持续消化,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预计2025年边际改善可期,看好结构性机会。随着反腐常态化,2025年行业有望进一步复苏,叠加药企积极转型,创新和出海前景可期。
华源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复盘:医药指数连跌4年,医改或已进入平稳期
2018年医保局成立以来,行业持续受到医改的结构性影响,2018-2020年集采类资产受到冲击,CXO和消费类资产表现突出,2020-2022年核心资产阶段性表现较好,疫情类资产表现亮眼。2023年以来中药和创新药表现较好,尤其2024年以来,创新药表现突出。
整体来看,2018年至今医药指数下跌16%,2023年以来医药指数下跌25%,剔除三年疫情影响,2023年指数表现延续了新医改以来的走势。2018年医保局成立以来,围绕“三医”联动,持续加大改革力度,1)医保方面,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推动个账改革,发展商保,形成多元化支付体系等;2)医药方面,持续推动药品和耗材带量采购,推出“比价政策”等;3)医疗方面,整顿行业,净化医疗环境等。
目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对行业影响已基本触底,多项措施已呈常态化趋势,边际好转可期,医药有望企稳回升。医药持仓占比走低,当前配置处于历史低位。
2024Q3公募主动基金持仓医药占比依然相对较低
剔除被动基金后,截止2024Q3,全市场主动基金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1984亿元,占其全市场总重仓占比10.7%,环比提升0.09pct,但也处于过去3-4年相对较低水平。
2024Q3全市场主动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医药重仓合计市值为1070亿元,占其全市场总重仓占比6.1%,环比减少0.11pct,非医药主动基金对医药的持仓有所减少。
医药持仓轮动快速,24三季度持仓集中度高
对于医药主题基金,近几个季度对创新药的持仓比例持续提高,2024Q3占比达到了39%,其次医疗器械持仓占比也一直较高(除2023Q3医院反腐影响占比下降),2024Q3达到18%,CXO近几个季度的持仓占比也有所上升,24Q3到17%。
对于非医药主动基金,近几个季度对医疗器械的持仓比例最高,2024Q3占比达到了32%,其次是创新药,2024Q3达到22%,化学制药24Q3持仓达到12%。
医药估值持续消化,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
选取近十年医药生物行业PE(TTM)估值,以申万全A为基数,分析医药生物行业估值溢价情况,2020年医药行情由新冠疫情影响,医药整体估值大幅提升,医药生物相对wind全A估值溢价接近1倍,开启新一轮牛市。随后一直回调,处于近十年相对低位。截至2025年1月12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为28.82X,在申万一级分类中排第12。
展望:2025年边际改善可期,看好结构性机会
反腐常态化,2025年行业有望进一步复苏。2023年7月份,中纪委、卫健委等部门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目前医疗反腐已进入常态化,医疗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同时,财政政策积极,医院招标复苏。医院招标经历一年多的低谷期,2024年四季度已逐步恢复,叠加财政鼓励设备更新,预计2025年医院招标将显著恢复。
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保,医保迎增量。2025年医保局将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探索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引导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及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
叠加药企积极转型,创新和出海前景可期。中国创新及制造的强势崛起,为国产企业高质量出口奠定了基础,2024年创新药高额BD交易频频出现,高端医疗设备和供应链进一步取得突破,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有望加速提升。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不排除持续有新进竞争者加入从而造成竞争加剧的风险;
政策变化风险:分级诊疗、医保支付改革持续成为医改重心,医保控费大趋势、带量采购等让医药产业中下游的收入利润有承压风险;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将会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