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IPO、商业化、追风口 2024科技行业向“现实”妥协

来源:鳌头财经 2025-01-16 15:56: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IPO、商业化、追风口 2024科技行业向“现实”妥协)

记者丨王杰仁

实习生丨汗青

出品丨鳌头财经

AI的淘金热仍未完全消退,卖铲子的英伟达是最大的赢家,2024年,其市值从1.2万亿美元涨至3.28万亿美元;AI眼镜成智能可穿戴设备新宠,人形机器人企业集中涌现;“低空经济”成贯穿全年热词,曾经的热词“自动驾驶”则纷纷“流血”上市。

2024年,科技行业有了新风口,也暴露出了不少老问题,机遇仍在,挑战亦存。

AI由虚向实,大模型转向应用层面

AI大模型浪潮狂奔两年后,终于在2024年放缓了脚步,鳌头财经梳理发现,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188项通过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的大模型有近三分之一未再公布大模型训练或应用落地进展。

行业融资也在减少,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AI领域共发生融资439起,总融资金额约为564亿元,这一融资金额仅为2023年的80%。

脚步放缓并非意味着AI大模型热度下降,而是大模型厂商纷纷从训练阶段转向推理阶段,从基础模型的研发转向了应用层面的开发,从虚走向实。

大厂相继推出面向C端的智能硬件,百度(09888.HK)推出小度耳机、小度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科大讯飞(002230.SZ)继续在教育和会议场景发力,推出了讯飞会议耳机和学习机;抖音集团也推出了Ola Friend耳机,定价卖到了千元级。

中小型厂商则在内容生产应用上发力,尤其是在视频内容上。爱诗科技在2024年初推出了其产品PixVerse,截至目前已有1200万全球用户数,月活用户数也近600万。像爱诗科技一样可以和sora“掰掰手腕”的中小型厂商还有很多,如Sand AI、智象未来等,他们的出现证明了AI大模型在B端的商业前景,但与此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

AI由虚向实改变的还有算力市场,“算力”这一大模型训练早期的稀缺资源,如今已是买方市场。据鳌头财经梳理,2024年以来有近30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入算力租赁市场,这其中有11家处于亏损之中。

智能穿戴设备扩容,AI眼镜成为新风口

AI大模型由虚转实,与AI融合的可穿戴设备成为科技界新风口,其中AI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又一主流人机交互设备。

中信证券的研报显示,2024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约为300万台,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0万台;研究机构wellsennXR的预测则显示,2035年全球AI+AR眼镜的销量将达到14亿台,与智能手机的规模相当。

面对增量广阔的蓝海市场,国内厂商纷纷押注,其中有自身便拥有AI大模型的互联网厂商,如前文提到的百度;也有背靠大厂的科技创新厂商,如雷鸟科技,其最新推出的AI拍摄眼镜便由阿里云通义薄系列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以来,智能眼镜行业诸多品牌发布了多款新品,包括Rokid、影目科技、亿道信息、谷东科技等,在外界看来,2024年只是AI眼镜行业小试牛刀,2025年才是AI眼镜的大年,其将代替智能手表成为新一代可穿戴智能设备风口,引领下一代终端变革。

机器人企业注册量创新高, “百机大战”即将上演

同样受益于AI技术成熟的行业还有人形机器人。GGI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0.17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规模将达到151亿美元。

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方兴未艾。数据显示,国内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80.84万家,2024年全年注册18.88万家相关企业,注册量创近10年新高;融资也是频频发生,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发生融资60余起,其中22起为亿元级别融资,宇树科技、本末科技、银河通用、星动纪元、星海图等企业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赛道已稍显拥挤,截至2024年年末,国内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已超过80家,部分车企、传统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场。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当下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处于从0到1的突破阶段,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迭代,‘百机大战’或在不久的未来上演。”

低空经济开局之年,eVTOL落地C端依然很远

2023年12月,低空经济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于是整个2024年“低空经济”高频出现,于是2024年成为了低空经济的开局之年,其中最热的门类当属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

2024年2月,eVTOL实现了从深圳到珠海的跨海跨城空中航线全球首飞;3月,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成立,对低空经济全年的政策支持进行了收尾。

低空经济前景广阔,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风口之下,玩家涌入,抢先入局的是汽车厂商,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已经收获了超过3000台超前预订订单,并计划于2026年开始交付;长安汽车(000625.SZ)也于年底携手亿航智能共同打造飞行汽车;12月18日,广汽集团(601238.SH)举办广汽飞行汽车品牌暨新产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全新飞行汽车品牌——GOVY高域。计划2025年启动适航认证,2027年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示范运行方案,引领未来交通变革。

政策指引、发展迅速,但eVTOL距离落地C端依然有距离。鳌头财经了解到,eVTOL若想投入商业化运营,还需要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运营合格证等证件,当下小鹏汇天、亿航智能、沃兰特、沃飞长空等企业均在积极取证。

自动驾驶扎堆流血上市

“天上飞的”成为发展新趋势受到各方瞩目,“地上跑的”却需要通过IPO募资纾困。2024年,“上市”成为一大批自动驾驶公司的关键词。

2024年1月份,RoboSense速腾聚创登陆港股;8月,黑芝麻智能成为港交所第二家借助18C规则上市的企业;10月24日,地平线也登陆港交所;10月25日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上市;11月7日希迪智驾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11月27日小马智行登陆纳斯达克……2024年以来,中国共有14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上市或推进上市流程。

扎堆上市融资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研发投入和亟待解决的商业化难题,地平线在过去3年多时间里亏损超过175亿元,文远知行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也累计亏损超50亿元。

“自动驾驶行业前期成本巨大,同时商业回报慢,随着一级市场融资活动的减少,相关企业需要通过上市输血。”行业分析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相关企业扎堆上市也意味着行业到了洗牌期,拥有稳定商业模式和持续业绩增长的企业将会跑出,剩下的将面临淘汰的结局。”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安汽车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