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丰银行虚增存贷屡罚不改 地方AMC接手后业绩下滑)
又到年末冲KPI的时候了,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因为虚增存贷款而被监管处罚。近期,恒丰银行就因此收到了百万罚单。今年以来,恒丰银行频频受到监管处罚,且多张罚单剑指虚增存贷的问题。
—01—
虚增存贷屡罚不改
11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披露的一则罚单显示,恒丰银行台州分行因存在“通过不正当方式吸收存款”的违法违规事实,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台州监管分局罚款150万元,时任恒丰银行台州分行客户经理顾博受到“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处罚。
这不是恒丰银行第一次因为存贷违规被罚。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以来,恒丰银行已收到20张罚单,涉及机构处罚8张、个人12张,累计罚款金额达到778万元,其中多张罚单剑指虚增存贷问题。
比如在今年2月份,恒丰银行杭州分行因为虚增存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贷款资金回流并长期滞留于借款人账户;贷后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购买理财等多项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罚款380万元,8名相关责任人同时被罚。
银行为何会虚增存贷款?据业内人士介绍,虚增存贷款主要还是为了应对考核压力,银行基层支行和员工常常通过购买存款的方式完成考核,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报表看起来更漂亮。但是对于提高银行营收和利润水平并无益处,而且还面临合规风险。
因为银行员工的存款购买需求,市场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存款中介”“资金掮客”,但这种操作方式容易带来资金安全隐患,近年来商业银行屡现存款丢失案件背后多与此有关。
而更为安全一种方式是,通过发放贷款充存款完成存款任务。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又从贷款中扣下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贷款人或机构在银行的存款。通过这种方式,银行不需要支付任何额外财务成本,只付出一定的贷款额度还可以收取一定的贷款利息,同时增加了存款,一举两得。一些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只能配合银行“作假”。
恒丰银行在2023年底就出现过因为“以贷转存”而产生纠纷的情况。据法律裁判文书网显示,恒丰银行西安分行起诉贷款人刘某、陈某追讨958万贷款,而刘某等人在审理环节曝出这笔贷款是基于1千万虚假存单质押而来,主张以虚假存单作为贷款质押物的不利后果应当由恒丰银行西安分行承担。
据刘某介绍,2016年,恒丰银行西安分行先与刘某签订某份《个人经营借款合同》,借款金额958万元,但该笔借款是1千万元虚假存单作为质押保证。在一审法院中,恒丰银行西安分行主张陈某、刘某返还2千万元借款本息,结果被法院驳回,法院仅支持以实际发生的958万元借贷事实提起诉讼。
业内分析认为,银行“以贷转存”,虚增存贷行为,映射出当前部分银行机构在内部考核上仍然存在着规模情结,不仅影响金融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还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02—
地方AMC接手后业绩下滑
恒丰银行早年间曾因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导致不良风险累积,在两任董事长因为贪腐落马后最终在2018年风险爆发。据悉,2018年恒丰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为1635.6亿元,不良率高达28.44%,归母净利润更是从2017年的76亿元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5.35亿元。
在中央汇金紧急注资之下,恒丰银行才重新走上了正规。今年2月份,中央汇金向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了150亿股股份,退出了第一大股东之位。
在地方AMC接手后,恒丰银行似乎又有所松懈,不仅违法违规行为频现,业绩增速也出现放缓。数据显示,2020至2022年,恒丰银行实现营收210.28亿元、238.79亿元、251.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79%、13.56%、5.20%。各报告期实现归属净利润53.10亿元、63.81亿元、67.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03.33%、20.17%、5.75%。
2023年,恒丰银行遭遇了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252.75亿元,同比增加0.62%,实现净利润51.36亿元,同比下滑23.70%。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99%,净利润为41亿元,同比4.41%。
截至2023年末,恒丰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9.33亿元,不良贷款率已降至1.72%。然而今年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高达65.25亿元,同比大增36.6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恒丰银行依然面临合规与业绩双重压力。(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