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焦点透视 - 正文

38万股东哭晕!四川长虹,崩盘了!

来源:看财经 2024-11-18 16:48: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38万股东哭晕!四川长虹,崩盘了!)

$四川长虹(SH600839)$四川长虹,走出了大妖股的气势。

2024年9月18日,四川长虹的股价4.7元;真正的上涨始于10月11日,短短15个交易日,股价便上涨到了18元,累计涨幅283%。

在很多人眼里,四川长虹作为家电公司,有基本面做支撑,不能简单跟妖股、题材股相提并论。事实上,11月14日之前,给人的感觉似乎确实如此,但是,11月18日,在经过一番挣扎后,四川长虹股价狠狠的摔在了跌停上。

那么问题来了,四川长虹到底算不算题材股?

咱们先从公司基本面说起。

2020年-2023年,四川长虹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63亿元、2.5亿元、3.27亿元和3.9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四川长虹扣非净利润为1.83亿元,同比增长42.72%。2024年,四川长虹营收大概率突破千亿,盈利能力也持续改善。

也就是说,四川长虹的基本面确实有改善的预期。

但是,如果咱们看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的话,会发现似乎还是很难跟传统的家电优质公司相提并论。另外,在2024年7月份之前,四川长虹的股价也都是在不断震荡,并未显示出任何大涨的迹象。

也就是说,尽管四川长虹有业绩改善的预期,且公司估值也足够低,但是,仅仅靠业绩刺激股价大涨,很难说得过去。

这就意味着,股价上涨的背后,势必有其他催化剂。

今年7月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大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今年10月,发改委进一步明确说,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

这对于主营业务为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四川长虹来说,毫无疑问有助于经营情况的持续改善。

当然,这远远不够。

四川长虹股价大涨的背后,更多得益于以下三个概念:一个是跨境支付,一个是华为概念、还有一个是低空经济。

先说跨境支付概念。可能很多人不清楚,早在2022年底,四川长虹子公司虹信软件的长虹“财务云”就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CIPS功能,并入选国资委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提升标杆项目。

再说华为概念。四川长虹旗下长虹佳华已获得华为存储、数通、安全、计算、数据中信能源、数字能源的总经销商授权。

重点说低空经济概念。

长虹旗下的长虹华丰科技,早在2019年就布局了低空经济,主要提供EWIS整体解决方案和设备集成服务以及高低压配电。在第十二届科博会上,长虹华丰科技带来了复合材料连接器、高压配箱、高速线缆组件、无人机整机线缆等产品。

另外,长虹零八一集团已建立起低空安全智联网试点工程项目,未来将在低空经济产业方面提供专业服务、智慧应急、全面环保、科技水利、数字农业以及立体交通等服务。

注意,以上题材,也是最近一段时间市场最为热门的题材。所以,与其说四川长虹是一家家电企业,不如说就是一家炙手可热的题材股。

四川长虹的走势,依赖的是题材炒作而非基本面的向好。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题材股的热度褪去,想要试图稳住股价的四川长虹,也绷不住了。

遥想当年,在彩色电视方兴未艾的时代,四川长虹曾登顶过A股市值一哥,也曾经是价值蓝筹股的代表。但如今,却只能靠各种概念。

坦诚来讲,四川长虹也不是不努力,从电视到冰箱空调洗衣机,再到分销各类数码产品、IT配件,包括网络通讯终端、运输加工、房地产等业务,四川长虹一直在试图寻找增长点。

至于说原因,或许跟20年前被供应商坑了几十亿有关,也或许是押错了技术路线大笔收购沦为负资产有关,总之,昔日彩电大王的四川长虹,逐渐丢掉了霸主地位。再后来,随着海信、TCL以及小米的崛起,加上电视业务本身进入红海等因素,四川长虹的处境越来越难。

至于说多元化,核心在于不够专注、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再难抬起头。

#强势机会##股市怎么看#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长虹佳华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