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短线策略 - 正文

摩根士丹利基金:脑机接口又有新进展 “AI+”还有哪些投资方向?

来源:智通财经 2024-08-14 06:58:3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摩根士丹利基金:脑机接口又有新进展 “AI+”还有哪些投资方向?)

智通财经APP获悉,摩根士丹利基金发文称,近日,据埃隆?马斯克透露,其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已成功将第二颗脑机接口芯片植入了一名人类患者体内。这是继今年1月首位患者植入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这意味着,全新的人机交互时代或许已经不远了。就目前来看,医疗和出行两大领域,是“AI+”率先赋能的大方向。

探秘脑机接口,未来医疗新助力

脑机接口(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其本质是一种“AI+”的运用。它在人类的大脑或者脊髓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信息通道,通过采集和解码中枢神经活动进行意图识别和输出,操控外部装置并接收反馈信息,构成闭环的人机交互系统。

根据信息采集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侵入式脑机接口,通过将电极和传感器直接插入大脑捕捉神经活动,可获得高质量的神经信号,但相对来说创伤大、风险高。今年的两期植入案例均属于此类。而非侵入式,则通过将电极和传感器置于头皮表面获取信号,安全性高,但信号质量低,功能有限。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脑机接口也逐渐从科幻走进现实。随着AI芯片性能的飞跃性提升,科学家们得以探索和实现更加复杂和精密的脑机接口解决方案。这些高性能芯片不仅极大地加速了数据处理速度,还提高了算法的精确度,使得脑机接口能够更加高效地解析和响应大脑信号。

当前市面上的脑机接口运用,主要应用于医疗领域,帮助那些存在人体机能障碍的患者。它使得患者的脑部活动信号能被实时读取,通过意念来辅助完成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

进入临床阶段,脑机接口未来可期

事实上,全球关于脑机接口的研究早已开始,而国内的起步则相对较晚一些。从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是全球脑机接口产业的融资大年,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医疗类脑机接口融资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

数据来源:Wind,浙商证券研究院

在进入2024年后,我国在脑机接口领域也是频有突破。

2024年1月,我国半侵入式脑机接口NEO首例人体植入成功,帮助高位截瘫患者实现意念控制光标移动、通过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自主喝水等脑控功能。

2024年4月,北京出台《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30)(征求意见稿)》,首个省级层面脑机接口专项产业政策文件宣告问世。

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应用最广的就是帮助残疾人灵活运用假肢。接入神经信号后,假肢可以做到非常灵敏复杂的操作。随着研发的持续推动,脑机接口行业已经从概念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意味着脑机接口走向商业化市场已指日可待。

而从潜在的应用场景来看,未来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在医疗、康复、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显示,2023年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19.8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有望达到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14%,发展前景广阔。

数据来源:IMARC Groupe

赋能万物,“AI+”领域大有可为

过去只存在于幻想中的脑机接口,如今走进现实,其背后离不开“AI+”的助力。

如今的“AI+”,就仿佛上一轮互联网浪潮中的“互联网+”一样,正以其强大的赋能效应,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医疗和出行两大领域,是“AI+”率先赋能的大方向。

AI+医疗

除了脑机接口外,AI辅诊、AI远程医疗、机器人手术等技术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202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再次提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加快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AI+医疗”大有可为。

AI+出行

今年来,从萝卜汽车到Robotaxi,智能驾驶概念一度成为市场热点。交通运输部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的销量将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50%以上,高度自动驾驶汽车首先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实现商业化应用,并不断扩大运行范围。目前多家车企正积极布局智能驾驶。

总的来说,AI融入各行各业是大势所趋,“AI+”新时代即将到来。借鉴上一轮的“互联网+”,未来部分行业或许会被颠覆,但更多的新兴行业与投资机会将会不断涌现。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