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通胀降温,6月CPI同比上升3%,全球利好!)
7月11日,美国劳工部揭晓的数据显示,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0%,较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并首次在四年内出现环比下降(-0.1%),标志着通胀压力显著缓解。核心CPI方面,虽环比上涨0.1%,但涨幅收窄,同比上涨3.3%,降至2021年4月以来最低。
这一数据公布后,市场信心大增,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9月降息,且全年降息幅度预期提升至60bp。美债收益率应声下跌,美元指数贬值,黄金价格上涨。股市反应分化,标普500与纳斯达克指数下跌,而道指微涨。
分析显示,6月CPI回落主要受住房、汽车保险等分项拖累,而机票、二手车等价格则有所下跌。能源价格下跌显著,食品价格温和上涨。经济学家指出,通胀超预期回落,尤其是“超级核心通胀”连续两月环比下降,预示着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
多家机构预测,7月CPI与核心CPI同比可能持平,下半年CPI同比有望继续回落,核心CPI则趋于平稳。房租与二手车价格或成为未来通胀下行的主要动力,但油价波动及薪资增长仍是潜在风险因素。
美联储方面,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释放积极信号,表示9月降息条件已趋成熟。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提前沟通降息意向,甚至不排除7月底即有暗示。然而,美联储仍需密切关注7、8月通胀数据,以防重蹈覆辙,对通胀趋势误判。
总体而言,美国通胀状况已基本满足降息条件,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采取行动。但面对经济增长减速、房价高企、赤字率上升及大选等不确定性因素,美联储的降息步伐或将受到一定影响。投资者在享受短期乐观情绪的同时,也需警惕“利好出尽”可能带来的市场调整。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AI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