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海泰新能: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实现57.31%高增长,新能源产业链横纵向延伸打造新增长点

来源:全景网 2024-05-27 20:4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海泰新能: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实现57.31%高增长,新能源产业链横纵向延伸打造新增长点)

海泰新能:2023年扣非后净利润实现57.31%高增长,新能源产业链横纵向延伸打造新增长点

近日,光伏组件老牌企业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泰新能”、“公司”)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与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光伏组件行业价格下行,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03亿元,同比减少35.76%;但组件成本端降幅高于收入端,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5.02%;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7.31%。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减少4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05.73万元,同比由亏转盈。

1.光伏组件成本端降幅高于收入端,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以光伏组件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为核心,光伏电站开发、建设、运营为一体的新能源企业。目前公司业务主要包括光伏组件销售、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出售、光伏电站EPC业务等。

2023年,全球能源结构保持继续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方向转型的趋势,光伏行业各产业链环节持续加快发展,但光伏产业链前端的多晶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引起硅片、电池片制造环节的价格联动,叠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因素,导致组件市场价格下降、收入下降。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41.03亿元,同比减少35.76%。

收入按业务划分,光伏组件作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023年销售收入37.80亿元,占比92.11%。此外,光伏支架、代工及工程收入分别为1.76、0.72、0.64亿元,占比分别为4.29%、1.76%、1.55%。光伏支架业务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239.88%,主要是发挥支架生产的区域性优势,通过上海公司的海外销售出口渠道,提高了支架的产销量。

收入按区域划分,公司2023年内销收入34.75亿元,占比84.69%;外销收入6.28亿元,占比较2022年提升了2.03 个百分点达到15.31%,公司在荷兰、南非、巴基斯坦等设立线下营销门店,并利用海外线上网站、论坛等拓展国外新的业务。2024 年,公司将会加快开拓南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市场,将出口作为主要的销售推广方向,力争通过海外销售渠道拓展实现出口销量增涨超过30%。

尽管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14.39%,较2022年上升了8.47 个百分点。主要是2023年公司签订的固定价格订单,履约期间,原材料电池片价格下降,且成本端降幅高于销售端所致。具体到业务,组件、代工以及光伏支架的毛利率水平均得到提升,尤其光伏组件的毛利率提升最为明显,达到10个百分点。

毛利空间扩大实现了净利润的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5.02%;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7.31%。净利率水平3.28%,较2022年提升了1.42个百分点。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现金流表现十分稳健。2023年公司经营净现金流2.54亿元,较2022年增长261.00%,且明显高于当期净利润水平。

2.紧跟光伏新技术,N型TOPCon组件产品形成突破,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展望未来,公司发展将受益于光伏行业的广阔前景。随着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和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光伏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新兴市场和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为光伏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行业机构预测,预计2024年中国/全球装机将分别达260/525GW,到2026年中国/全球光伏装机将达290/733GW,全球2023-2026年CAGR达21%。

在光伏领域,公司紧跟光伏行业技术变化,N型TOPCon组件产品实现突破。

当前,提升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度电成本,是光伏技术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目前PERC电池已接近极限效率,N型技术不断突破发展,市占率不断提升,TOPCon、HJT、BC类电池等多种N型技术多点开花,考虑TOPCon经济性更强,2024年将成为市场主流,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4年N型占比将超60%,其中TOPCon将成为市场主流。

公司紧跟行业技术变化,在N型TOPCon组件技术的设计、研发、验证、以及优化等方面积极投入,并于2023年成功推出了基于M10硅片尺寸的N型TOPCon组件新品:泰极2.0、泰合2.0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可以更好的满足终端用户对N型高效率、低度电成本、更优的发电表现等方面的多应用场景的匹配需求,为后续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3.横纵向产业链延伸,新能源领域多点布局,打造新增长点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公司将打造成为以“组件制造+电站”为主,支架、储能为辅,逐步向上游的电池片制造和下游的氢能产业发展,成为集光伏电站开发、工程施工、光伏组件、支架、储能、氢能为一体的新能源公司。

一方面,公司在光伏组件、电站、支架基础之上,积极推动向上游光伏电池领域延伸。2023年10月,公司发布公告投资50亿元进行“10GW-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建设,其中一期建设5GW,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土地证、项目备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能评批复等部分前置审批手续,项目预计2024年四季度投产,进而公司一体化布局加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整体规模效益。

另一方面,公司横向拓展其他新能源领域,打造公司新的增长点。公司除光伏业务外, 2022-2024年先后公告布局风能、石墨电极、氢能、换电等新业务:

2022年9月,公司公告设立全资子公司唐山海泰风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技术引进与开发、应用;建设及运营中试型风力发电场等。

2023年4月,公司公告拟在乌兰察布新材料开发区兴和产业园建设5万吨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230亩。

2023年5月,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光储氢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推进实施,为未来氢能源业务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且,输氢管道项目目前已取得康保-曹妃甸氢气长输管道项目的投资备案证。

2024年1月,公司公告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海泰换电有限公司,该子公司主要从事换电业务,包括二轮电动车换电,三轮电动车换电,轻型四轮电动车换电,以及独立能源站。业务模式是部署智能换电柜,投放动力电池,用户通过换电的方式取代充电模式。

公司风光储氢等全面一体化布局形成完整产业链生态,有望打造公司新业绩增长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