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国信证券密集受罚 投行保荐质量堪忧

来源:中访网 作者:华博观察 2024-05-17 10:3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信证券密集受罚 投行保荐质量堪忧)

压实保荐机构“看门人”责任,监管部门接连开出罚单。近期,国信证券密集受罚,暴露出该公司在内控合规、保荐质量方面的不足。

监管罚单接踵而至

5月6日,广东证监局对国信证券出具警示函。监管调查发现,作为保荐机构,国信证券未能持续关注奥普特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情况,未及时发现奥普特使用营销中心募投资金向其他项目支付员工薪酬的问题,在发现该问题后也未要求奥普特及时整改。

此前在今年1月份,奥普特已经遭到广东证监局警示。经查,奥普特上市时,招股书披露的募投项目营销网络中心项目总投资5449.90万元,全部由募集资金投入,其中用于发放新增人员工资资金为503.58万元。然而,奥普特营销网络中心项目实际列支发放新增人员工资的金额为2040.38万元,超过招股说明书计划使用金额1536.8万元;其中,有936.62万元工资发放对象实际为另一募投项目总部机器视觉制造中心的新增人员。

对上述超计划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况,奥普特未按规定履行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且披露的相关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与事实不符。

奥普特于2020年12月上市,主营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仅两年业绩就出现了“变脸”。上市前,该公司业绩增势良好,2018年、2019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9.50%、24.28%,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0.48%、50.90%。上市当年,奥普特净利润增速陡降至18.27%,2023年营收净利润均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营收同比下滑17.27%,净利润同比下滑40.37%。

在上述罚单开出后仅过4天,5月10日国信证券因其去年成功保荐上市的利尔达“业绩变脸”,被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两位保代跟罚。

利尔达于2023年2月17日在北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IC增值分销业务和物联网模块及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2021、2022年该公司扣非净利润依次为2316.12万元、4358.69万元、1.70亿元、9150万元,业绩显示进入稳定盈利期。

今年2月,利尔达披露业绩快报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2.44万元。然而在4月23日发布修正公告,称修正后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1.60万元。最终年报显示,公司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601.6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831.71万元。意味着,利尔达上市当年即亏损,与上市前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

浙江证监局认为,利尔达业绩快报、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更正不及时,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因此对利尔达、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此外,今年1月份,国信证券还因在垠艺生物IPO保荐过程中,未充分关注并督促发行人整改规范推广费用内部控制缺失的情形、对发行人经销收入相关事项核查不到位,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

投行业务掉队

IPO项目频频业绩变脸,监管密集处罚之下,国信证券的保荐能力、是否勤勉尽责遭到质疑。

作为老牌券商,国信证券曾有“保荐王”之称号,2007-2012年连续六年被深交所评为“最佳保荐机构”,期间IPO项目的承销数量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然而在多个项目“翻车”后,国信证券投行“名落孙山”。转折点发生在2018年,当年国信证券保荐项目华泽钴镍被查出保荐文件及恢复上市文件中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

监管立案调查后,国信证券被责令改正,并被没收保荐业务收入及罚款合计2800万元,同时多个保荐项目被暂停。当年国信证券仅斩获2单IPO项目,行业排名直接掉到15名。

此后,国信证券投行项目依旧风波不断。比如,宁波东力逾20亿元收购“诈骗门”、强瑞技术IPO董事长“行贿门”、*ST柏龙欺诈发行案等等。

国信证券成功保荐上市的项目质量也参差不齐,业绩“变脸”司空见惯。Wind数据显示,国信证券2022年共有15个IPO保荐项目上市,其中9家项目在上市当年营收或净利润下滑。

比如,2022年10月上市的好上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两年2020年和2021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23.49%、57.73%,上市后两年净利润增速为-46.79%、-43.69%;2022年9月上市的邦彦技术前三年净利润增速为160.03%、154.93%和11.49%,上市当年净利润增速为-48.13%,2023年净利润暴亏5225.08万元,同比大跌227.08%,营收同比下滑51.18%,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曾经“保荐王”如今因为保荐质量太差,不仅屡屡遭到投资者诟病,而且还成为监管处罚的“常客”,国信证券早已掉出一线投行的阵营。2023年,国信证券完成股票主承销项目23.83家,募集资金260.45亿元,分别位居行业第10、第8,IPO主承销金额仅为89.98亿元,同比下滑35.57%,投资银行业务仅实现营收14.19亿元,同比下滑24.58%。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好上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