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 正文

上海银行净息差跌入冰点,零售金融转型不顺

来源:中访网 作者:华博观察 2024-05-07 10: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海银行净息差跌入冰点,零售金融转型不顺)

4月25日晚,上海银行发布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5.64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45亿元,同比增长1.19%。2024年一季度,上海银行持续“减收增利”,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30.94亿元,同比下降0.92%,实现归属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1.77%。

这不是上海银行第一次遭遇“减收增利”,2022年的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31.12亿元,同比减少5.54%;实现归母净利润222.80亿元,同比增长1.08%。

在今年2月,网上曾传出“上海银行年终奖为零”的消息,上海银行客服虽然对对此回应称“我行需要做进一步核实”,但是截至目前上海银行并没有给出进一步回应。一些评论担忧这与上海银行低迷的业绩有关。

上海银行的营收下滑主要是受制于净息差下滑。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上海银行的净息差为1.3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在2023年三季度末一度下跌至1.26%。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69%,城市商业银行为1.57%,上海银行的净息差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准。2023年上海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为351.6亿元,同比下降7.46%。

上海银行的中间业务表现同样堪忧。财报显示,2023年上海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49.15亿元,同比下滑24.30%。上海银行解释称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代理业务费率下降以及减费让利等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上海银行的其他非利息净收入有所增长。报告期内,上海银行实现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104.85 亿元,同比增长 18.66 亿元,增幅 21.65%。该行解释称,主要是市场利率下行,金融资产估值增加以及政府补助增加。

而上海银行之所以能实现净利润正增长主要得益于下调信用减值损失。2022年至2024年一季度,上海银行各期的信用减值损失为163.0亿元、114.3亿元、26.7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8.38%、29.84%和22.73%。其中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为114.3亿元,较2022年减少48.7亿元,而2023年上海银行的净利润增长幅度仅2.6亿元。

对于信用减值损失下降,上海银行解释称,主要为债权投资信用减值损失减少,该行加大不良资产化解处置力度,客观合理计提减值准备。

有分析指出,根据财务相关规定,银行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合规操作。部分银行采取这种方式来调整财务数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利润增长并非源于银行主营业务的增长或经营效率的提升,而是靠前期超额计提拨备的释放,不具备可持续性。

因此,上海银行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提振业务。据悉,向零售金融业务转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共识,不少银行将零售金融作为发展战略重心,上海银行也在此列。

在2023年财报中,上海银行将零售金融作为战略重点。上海银行表示要加快培育公司、零售、金融市场和同业重点领域业务特色。对零售业务,上海银行希望打造养老金融、财富管理、消费信贷和信用卡业务特色,形成品牌优势;强化数据驱动,打造体验一致化、业务流程化、管理精细化的标准化零售银行。

但是上海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发展并不顺利。

2023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上海银行零售客户2140.0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66%。报告期末人民币个人存款余额5537.2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9%,在上海地区的市场份额排名第4位,较上年末提高1位。报告期末人民币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4217.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9%。

尽管客户和人贷款和垫款余额有所增长,上海银行的零售金融业绩却反而下滑。2023年上海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业收入合计为146.86亿元,较2022年的152.99亿元下降约4.01%;实现利润总额36.28亿元,较2022年的38.48亿元同比下降5.72%。

再往前追溯,2018年的上海银行零售金融业务为106.91亿元,利润总额为利润42.37亿元。这意味着近5年来,上海银行的零售金融业务一直处于“增收不增利”的趋势。

出品|华博商业评论

邮箱|hbsypl2023@163.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海银行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