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苏州规划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苏州规划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苏州规划(301505)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工程设计业务,属于“以人为本”的智力型服务行业,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城镇化进程、城市更新进程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密切相关。公司所在的规划设计、工程设计行业由自然资源部及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住建部及地方各级住建管理部门管理,并接受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等行业组织的自律性管理。

  2023年,外部宏观经济整体承压,经济发展面临考验,同时,2023年也是国家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虽然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十四五”期间中央及各部门相继推出一系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使得2023年我国经济和行业实现了稳定发展: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达 50.97万亿元,同比增长2.8%;通过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增强城乡区域发展新动能,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6.2%;一系列区域、省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复、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层层推进,为设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和市场空间;通过数字产业化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不断融合,实现了行业赋能,通过夯实城市数字底座,让城市治理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23年,国务院做出了对近20个省份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市级、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也随之不断批复。其中,江苏省作为首个获得国务院批复的省份,《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及批复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等方面提出了总体定位,给江苏省规划设计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地处江苏苏州,以苏州为业务核心,深耕周边区域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沉淀,未来将充分享受江苏省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的政策红利,有助于提高公司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

  (二)所处行业的发展特点

  1、周期性

  规划设计与经济周期的变化紧密相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城市化进程以及产业政策、政府年度预算等因素,实务中区域规划 3-5 年进行一次调整更新,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工程设计则与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景气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房地产行业发展周期相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变化也将直接影响工程设计行业的波动,例如最近几年由于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使得整个工程设计行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周期性影响。

  2、区域性

  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及不同地域客户差异性需求的影响,我国的规划和工程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地理环境也有很大差异。由于设计企业通常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本地设计单位相较外地机构更熟悉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具备一定的市场资源储备及响应式服务优势,对于一些详细性规划、工程设计和建筑设计,客户往往倾向于选择本区域内的设计企业。另一方面,规划设计、工程设计由于资质级别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业务范围限制,甲级可以在全国开展业务,乙级和丙级则只能在对应的行政级别区域内服务,也在一定范围内加深了本行业的区域性。

  但是随着规划和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广泛推行,设计行业市场化程度正在日益提高。同时,各大设计企业通过增设异地分支机构等方式,不断提高远程服务能力,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打破地域限制,整个规划和工程设计行业的区域性正在逐渐地弱化。

  3、季节性

  作为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行业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主要受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以及技术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般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但受政府及事业单位的预算安排、行业管理等因素影响,通常情况下,下半年的营业收入会高于上半年。

  (三)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影响

  1、国家战略部署为设计行业带来较大发展空间

  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布局以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通过不断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等举措,持续推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未来要持续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同时,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为此,2024年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达28.5万亿元,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及城市更新领域的战略部署,使得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行业仍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

  2、部门规章和行业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机遇

  报告期内,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行业政策,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2023年,国务院完成了一系列对跨行政区、省市级等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其中,报告期内,国务院完成了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是继《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后,首部经国务院批准的跨行政区国土空间规划。上述一系列文件的批复,为未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走向提出意见并指明了方向,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乡村建设等领域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规划设计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机遇。

  3、智慧城市建设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开发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基础操作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的首要应用场景,将成为新基建的重点服务对象。

  (四)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服务。公司拥有城乡规划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市政工程(道路、桥梁)设计甲级、市政工程(给水、排水)设计乙级、风景园林乙级、土地规划乙级、文物保护勘察设计乙级、测绘乙级、市政公用工程咨询乙级等多项业务资质,资质序列较为齐全,能够为业主提供从前期规划到工程建设的城乡建设发展全过程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业务积淀和市场历练,公司在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业务中均具备了较强的技术能力与丰富的项目经验,在行业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并在江苏省内特别是苏南地区具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致力于为政府及各类开发建设主体提供精准有效并兼具操作性的城市规划建设解决方案。公司以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为核心业务,进一步延伸至工程总承包及管理领域。同时,公司基于在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业务资源,融合信息技术,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智慧城市领域。

  1、规划设计业务

  规划设计是在研究区域国土空间格局基础上,根据城市和乡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未来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的整体发展计划,对包括土地利用、区域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出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与前提,在城乡发展中起着从战略引领到总体控制再到建设统筹的多层次指导作用。

  根据规划对象的不同,公司目前的规划设计业务可划分为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其中,城乡规划是规划设计业务的主体,根据规划涉及空间范围和规划详细程度的不同,城乡规划可以进一步分为总体与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根据专业领域的不同,专项规划可以进一步分为交通规划、市政规划、景观规划等。

  2、工程设计业务

  工程设计是根据具体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编制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活动。工程设计需要把建设工程希望达到的效果与社会、国家的控制性要求统一起来,在满足工程需求的同时,贯彻国家的建设方针、产业政策、技术规范,接受国家和地区规划的指导。工程设计类业务作为规划方案与具体工程施工建设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先进合理的工程设计,对于建设项目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

  根据工程设计对象的不同,公司目前的工程设计业务可划分为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景观工程设计,分别是前期不同规划类型项目的延伸。

  3、工程总承包及管理业务

  工程总承包是指承包单位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对设计、施工等阶段实行总承包,并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和造价等全面管理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工程总承包及管理业务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公司依托设计专业技术、经验优势和品牌影响力,联合具有专业优势的施工方等单位参与联合体投标,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服务,并根据协议约定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第二,公司独立承包工程项目,以设计牵头,充分发挥公司在设计领域的技术优势,并对施工环节进行分包和统筹管理。

  4、智慧城市业务

  智慧城市业务,是基于公司在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业务资源,融合信息技术,形成包含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不同应用场景的信息化平台软件产品及相关技术成果,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城市信息分析管理与决策的支持工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城市开发建设重点由房地产主导的增量建设,逐步转向以提升城市品质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基础操作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也为公司的智慧城市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根据采购内容是否与项目直接相关,公司的采购类型分为项目型采购与非项目型采购,具体情况如下:

  (1)项目型采购

  项目型采购的内容主要包括协作分包、文本效果图等。协作分包是指在业务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公司根据业务项目的差异化需求,如资质要求、时间进度、现有业务资源等因素,向外部单位采购相关服务,具体包括业务分包、外协服务。文本效果图主要是指晒图、平面、模型、动画效果图制作、文印材料和装订等。为保证设计质量及项目进度,公司在供应商选择时通过考虑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履约能力、合作历史、采购成本等因素决定是否将其纳入供应商库,按公司相关流程审批后签订业务分包或外协合同,并在后续合作中对供应商库持续跟踪。

  (2)非项目型采购

  非项目型采购主要是指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房租物业、办公用品、计算机硬件设施、应用软件、通讯信息系统等物资或服务的采购。该等采购系根据需要编制采购计划,由公司职能部门统一管理并执行。

  2、业务承接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模式和客户直接委托模式两种方式获取项目。

  (1)招投标模式

  招投标模式是目前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行业承接业务较为常见的模式。近年来,公司依靠已经建立的各种业务渠道,通过信息网络和客户关系,广泛收集与自身业务有关的项目信息。同时,经过多年市场积累,公司通过技术优势和优质服务建立了业界口碑,部分招标单位会主动向公司发出竞标邀请。

  针对其中有意承接的设计项目,公司根据自身实力和项目的经济价值等综合信息,通过内部分析与研究做出是否参与投标的决策。经过审议确立投标意向后,公司组织编写议标文件和相关设计方案,并提交投标文件。在确认项目中标后,双方就相关合同条件履行商务谈判程序,达成一致后签署合同,项目工作正式开展。

  (2)直接委托模式

  直接委托模式系客户综合考虑设计单位的资信水平、过往业绩、服务品质等因素直接选定设计单位的业务模式。经过在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行业多年的深耕发展,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在持续经营中重视对客户关系的维护和管理。因而客户会根据自身建设项目的需要,将部分非必须招标的项目直接委托公司承担设计任务。

  对于该类项目,公司在获取项目信息并综合评审可行后,进行设计提案,确定项目团队、开展项目立项,获得客户认可后,双方进行商业谈判、签署合同。除此之外,公司在承接部分政府客户项目时,也存在根据《政府采购法》,通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政府采购方式承接项目的情况。

  3、项目执行模式

  项目承接后,公司根据客户需要、合同约定、项目定位、项目难易程度项目来源、项目人员的专业方向和项目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项目承接部门和项目团队,为客户提供各类服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各业务部门与项目团队密切配合,严格按照公司管理流程执行项目设计工作,并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项目质量控制,保证项目服务质量。

  (三)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不断加码,提供良好市场机遇

  公司行业下游客户为城乡建设的实施者和工程建设的需求者,包括各级政府及所属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基础建设投资商等。公司所处行业对其下游行业的政策发展及客户需求具有较强的依附性。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以及城市更新、旧城改造等提升现有城乡土地利用效率工作的逐步开展,面对国家宏观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公司将积极抓紧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智慧城市等业务契机,在深耕原有业务区域的同时,积极寻求并开拓新的市场区域,不断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

  2、数字化赋能行业,带来新的业务空间

  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驱动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构建“以安全建设为前提、以数据汇聚与计算为先导、以广泛智慧应用为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当前建设潮流。新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作为数字经济的首要应用场景,将成为新基建的重点服务对象。数字化不断对行业进行赋能,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能和市场空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政策号召,将公司业务延伸至智慧城市业务,经营范围不断扩展,品牌形象与影响力持续提升。同时,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四)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外部宏观经济整体承压。在此背景下,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凭借优秀的服务能力和良好的服务质量,坚守主业,经营业绩整体保持稳定、略有下降。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0,819,128.91元,同比下降3.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53,288.37元,同比下降1.88%,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282,517.09元,同比下降9.18%。

  2023年,公司继续提高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研发能力。报告期研发投入27,946,291.26元,同比增长14.68%,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15%。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为公司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2023年,公司新增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拥有专利72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拥有著作权52项,其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3项,作品著作权9项。2023年,公司再次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并收到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江苏省税务局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证书编号:GR202332005532),发证日期为2023年11月6日,有效期为三年。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将有利于公司持续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公司在拓展市场机会的同时,高度关注服务质量,通过逐步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严格把控作品质量,不断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受到客户的长期信赖与良好评价,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23年,公司新增获得省市级各类奖项共99项,其中获得省级奖项21项,如张浦镇(南港和大市片区、长江路以东片区)控源截污勘察设计项目、苏州桃花坞唐寅故居遗址复原整治与更新工程项目等;获得市级奖项78项,如苏州市三香路沿线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古城历史文化遗存信息化建设项目、苏州街、相城经济开发区凤湖路建设工程项目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荣获包括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奖、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奖、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奖在内的 300 余项国家及省部级、700 余项市级奖励和荣誉。

  近年来,公司逐渐成为行业内历史文化保护和新兴技术理念应用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参编多项国家各级规划相关标准规范,如参与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发起的国家标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标准》,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研究课题和国际研究课题,如作为课题主要研究方参与了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全球环境基金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碳排放”(TF014206-CN)研究课题之一《制定苏州古城区拥堵收费技术方案》的研究工作,该课题曾获“2017 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23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制定1项团体标准《防沉降井盖》(T/CECS 10274—2023),该标准现已公开发布。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业务优势:具备为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服务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6月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公司自成立以来参与历次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苏州市古城保护总体规划,为苏州市各阶段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作出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结合兼顾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且贯穿城市建设全程的业务模式优势,公司延续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承接大量区域规划设计、教育、交通和市政等专项规划设计乃至后期各类具体工程(如市政、景观及建筑)设计,为城市建设提供从发展理念至实体建设设计的一体化全方位服务。苏州市曾荣获“李光耀世界城市奖”,也充分彰显了公司长期以来积淀的技术优势,该优势既包括“研究-规划-工程”纵向的全程服务能力,也包括“城乡规划-市政-交通-建筑-景观”横向的全专业覆盖服务能力。

  2、服务优势:打造良好业务品牌,属地化业务布局

  公司坚持以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社会性的业务理念为指导,以规划延续性﹑延伸性的业务路线为特色提供涵盖城乡规划、市政规划、交通规划、景观规划、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计﹑景观工程设计等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类服务。一方面,公司通过打造高素质的设计技术团队,建立标准化运作体系,逐步优化项目管理流程,严格把控作品质量,不断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优质服务,受到客户的长期信赖与良好评价,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广泛设立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属地化服务,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设立 21家分支机构。同时,公司积极实施“扎根长三角、开拓大湾区”的发展战略,为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公司通过设立分公司或专门业务部门的形式建立培养省外业务团队。未来公司将继续依靠成熟的内部控制和经营管理的制度,不断加强总部—区域的业务协同,以分公司为支点,发挥业务承接、区域业务协调、品牌建设、资源整合、客户维护等功能,不断提高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和效率。

  3、技术优势:科技赋能传统设计,打造新时代智慧城市业务

  基于公司在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业务资源,重点切入智慧城市领域。通过融合信息技术,为传统设计进行赋能,形成包含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不同应用场景的信息化平台软件产品及相关技术成果。

  公司基于在规划、市政、交通等领域几十年来形成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对相关领域的数据标准与规范、数据分析与管理、数据展示与应用等具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并以此为指引和切入点,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提出技术、产品解决方案。这种规划、设计、产品、工程一体化运作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规划、设计建设到智慧城市管理提升的有效衔接,有利于增强客户黏性。

  公司围绕古城保护数据普查及信息化平台建设、智慧交通信息平台建设、自然资源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及基础平台建设、数字孪生三维仿真数据建模及三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等,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将智慧城市业务打造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

  4、人才优势:持续性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规划设计企业产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优秀的设计团队。随着公司的成功上市,公司在原有人员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吸纳了一批优秀人才,使得公司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本科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 91.02%,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30.04%。拥有研究员级高级(正高级)工程师6人、高级工程师131名,形成了专业技术完备、年龄配比合理的人才队伍。其中,多名骨干成员在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学术组织中担任委员等职务。

  5、业务开拓优势:积极贯彻公司战略,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公司以“深圳—苏州”双中心建设作为公司战略的核心任务,通过设立分公司或专门业务部门的形式建立培养省外业务团队。积极向政策端靠拢,紧跟国家区域战略,进一步开拓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机遇,突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公司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并提高公司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深耕重点区域市场、寻求业务与市场区域布局的良好互动,优化升级区域市场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市场区域发展格局。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及目标

  公司将继续坚持“区域化、一体化、智慧化”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为政府及各类开发建设主体提供精准有效且兼具操作性的城市规划建设解决方案,以及伴随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服务。

  区域化战略方面,公司未来将坚持“深圳—苏州”双中心建设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核心任务,拓展业务布局,实现跨区域经营。未来,公司将通过设立分公司或专门业务部门的形式建立培养省外业务团队。积极向政策端靠拢,紧跟国家区域战略,进一步开拓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机遇,突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在公司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并提高公司在华南、华东和西南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深耕重点区域市场、寻求业务与市场区域布局的良好互动,优化升级区域市场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市场区域发展格局。

  一体化战略方面,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进入存量时代,对于发展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需要规划设计单位能参与把控从策划、工程设计、工程建设管理到后期运营维护的城市建设各个方面。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公司致力提升跨专业的协同一体化的服务能力、资源一体化平台的整合能力以及技术平台集成能力。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推动规划设计服务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借助大数据工具打造信息化的高效平台,助推服务能力的升级,适应新的要求。同时致力实现管理的信息化、精细化,不断提升公司效能。

  智慧化战略方面,城市化进程提高对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带来了严峻挑战,为应对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挑战,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智慧城市发展体系,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效率成为更多城市管理者的首要选择。公司将在现有传统设计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实现顶层设计与信息数据的融合,进一步强化城市智能设施统筹布局和共性平台建设,破除数据孤岛,加强城乡统筹,有助于形成智慧城市一体化运行格局。

  (二)下一年度发展规划

  为了承接公司的整体战略发展目标,在现有的技术及业务基础上,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全力贯彻执行公司的发展战略。

  1、深化产业布局,促进业务结构延伸。公司将利用在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向工程总承包业务及智慧城市业务做进一步的延展,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近年来,公司结合在设计领域的既有优势,积极开拓工程总承包及管理、智慧城市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项目落成的一体化服务项目。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贯彻这一战略方针,继续深化产业布局,加大对工程总承包及管理、智慧城市业务的投入及市场开拓力度,伴随城市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服务。

  2、数字赋能。随着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持续推进,国家不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工作。智慧城市建设给规划设计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带来了新的巨大发展空间。未来,公司将继续在技术方法上追求智慧驱动,继续投入时间、精力和资金,增强公司及员工的数字化技能,积极探索智慧化转型。在业务上强化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撑作用,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实现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系统保障。

  3、团队支撑。公司未来将持续关注自身人才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人才和技术储备。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晋升、薪酬、考核、奖励机制,确保能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充足的激励,为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受宏观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影响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和工程设计业务,所属的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行业的行业发展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城镇化进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发展战略为本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机会。但同时,我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近几年我国各类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增速已呈现出下降趋势,政府预算支出中对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增长已有所减缓。如果未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政府相关预算出现紧缩,将会对本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政策和市场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在国家政策和战略的引领下,积极做出适应性改变。同时,公司将建立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设计人才队伍及技术储备,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而增强跨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

  2、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行业具备一定的地域性,本地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单位在区域品牌影响力、项目经验积累、设计人才聚集、服务效率等方面更具优势。公司未来在区域市场开拓中,只有不断深耕区域市场,丰富区域项目经验,才能在区域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规划设计与工程设计行业具备典型的客户资源积累特征,客户通常会根据设计单位过往经营业绩、项目经验积累以及历史合作情况等确定合作对象。因此,在未来新客户拓展中,可能面临着短期内难以顺利进入其供应商库、获得其认可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基于现有的优质客户资源,在加深与现有稳健客户稳定、长期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凭借自身在行业深耕多年的品牌优势及项目经验优势,进一步加大优质客户的开发力度。同时,公司也将注重业务风险控制,密切关注下游客户的经营状况,加强对客户经营风险的甄别,不断地优化客户结构。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的规划设计及工程设计业务,需要拥有并依据相关行业资质开展服务。目前行业内拥有同等业务资质的企业较多,且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获取业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同时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面临进一步加剧的风险。若公司因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而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竞争优势,公司可能面临业务开展受阻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立足传统优势区域,以江苏省、长三角区域的各级市县区和沪宁高铁沿线作为核心市场,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业务布局,提高全国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影响力。一方面,公司将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积极做强做大现有各个分支机构,视实际业务开展需求布局新的分支机构,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与公司业务发展速度相匹配的设计人才队伍及技术储备,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从而增强跨区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各区域市场的市场份额。

  4、收入季节性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受国家预算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上述客户通常习惯在前一年年末或当年年初确定投资计划,年内根据工程进度需要逐步实施,在年底前集中完成项目审查及结算确认,多数合同需要在下半年才能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因此,公司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客户管理制度,主动跟进并了解客户的项目时间安排和预算管理,在项目阶段结束后及时联系客户,协调验收时间,最大程度上降低季节性波动带来的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苏州规划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