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华盛昌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华盛昌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华盛昌(002980)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隶属于“C40仪器仪表制造业”。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在国民经济的诸多部门中发挥关键作用,是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撑现代电子信息行业及先进科技进步不可缺少的基石。在相关产业的研发、生产及维护过程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一)全球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趋势

  全球测试和测量仪器仪表及测试测量整体解决方案行业正在经历显著增长,这一增长受到智慧电网、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与通信等多个领域蓬勃发展的推动。市场预计将从2023年的343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29亿美元,实现每年4.6%的复合增长率。全球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扩张归功于对精确度和效率在各种应用中的日益增长需求。全球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Keysight、Fortive、Testo、Rohde&Schwarz等。测试测量行业参与者正积极采取多种增长策略,持续推出产品、对外收购和合作,加强他们的市场地位。

  1、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新技术,带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革新

  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新技术正推动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的创新革命,实现测试过程智能故障诊断和自适应测试策略,大大提升了测试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工程师专业判断的难度。人工智能技术能高效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603138),促进跨领域技术融合,扩展仪器的应用领域。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智能化测试解决方案将在多个行业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2、随着新应用场景的持续涌现,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正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随着5G、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和行业的快速发展,测试测量仪器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多元化的应用场景要求仪器具有更高的测试速度、精度和灵敏度,同时也需要能够提供跨行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为满足这些需求,全行业正通过集成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开发更精准的传感器技术以及优化软件和用户界面来推动技术创新,使测试仪器更加高效、智能化。帮助仪器制造商开拓新的市场,也为保障产品质量、促进科技进步提供重要支撑。

  3、高端芯片、传感器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整体前进

  高端芯片、传感器和测量技术的创新正驱动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前进。高端芯片通过提高计算和处理能力,使仪器能实时实现复杂数据分析。先进传感器提高了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能探测更细微的变量。而测量技术的创新整合,使得研发提供更精确、可靠、快速的测量仪器,满足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对精确度和高效率的需求。

  4、大型科学分析仪器的逐年进步,促进了测试测量仪器行业的持续发展

  大型科学分析仪器行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促进了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的进步,也呈现出小型化和桌面化进行转变的趋势。同时科研领域的发展和实验需求的增加对更精确、准确和多功能的仪器提出了要求,促进了测试和测量技术的创新。这种创新使得在医疗保健、环境监测、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中进行精确数据收集和分析成为可能,进一步促进了这些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了科学探索和工业应用中精度与效率的新时代。

  (二)我国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趋势

  仪器仪表在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国防建设的战斗力、社会生活的物化法官。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整体水平仍处于中低端,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匮乏,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高端仪器仪表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国战略实施。

  为支持测量测试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鼓励仪器仪表产业进行自主创新,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包括新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东省培育精密仪器设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行业发展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鼓励扶持方向。202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明确鼓励优先采购国产科学仪器,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各类减税、贴息、贷款政策将显著增加各行业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需求,在供给和需求两端推动行业发展。上述政策的颁布也表明了国家对国产测试测量仪器的大力支持。

  1、新基建推进仪器仪表新技术

  2020年3月以来,国家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仪器仪表及其核心部件为电力测试、环境测试、通信测试、装备运维、智能感知和大数据获取提供了重要保障。国家新基建项目的持续推进,为我国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新需求催生仪器仪表新产业(300832)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楼宇等战略规划,配合我国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发展,大大促进了仪器仪表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结合“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的需要,有效推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智能制造、智能化工厂、智慧城市等重点方向所需要的智能化产品的产业化步伐和系统集成能力,仪器仪表行业与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深度的融合。

  3、国产替代带来仪器仪表新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核电、能源、石化等重点行业应用的仪器仪表以进口产品为主,国产产品由于主要是中低端产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差等原因很难进入。随着目前国际政治形势、中美贸易摩擦以及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以国家重点产业和国防建设的安全、自主、可控为契机,我国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力争形成国家大型工程项目、重点应用领域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保障能力以及重大科技项目所需要的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基础支撑能力。从保证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国产化替代成为大势所趋,这将给国产仪器仪表以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长期以来,公司凭借其深入的技术研究、广泛的产品线以及专业化、定制化和一站式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在全球测试与测量仪器行业中确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由新基建和新需求所驱动的市场机遇,公司持续跟进全球测试与测量设备的发展趋势。积极整合人工智能,提升仪器在测试过程中的交互体验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公司还在不断探索新的传感器、芯片和测量技术,拓展自身的技术平台,并针对新兴应用场景开发具有前瞻性和市场潜力的创新产品。另外,公司也在关注高端科学分析仪器的最新发展,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制造优势,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优化国内市场的布局,深入拓展国内销售渠道,完善电商平台,并明确自身品牌的市场定位。作为业界为数不多拥有自主技术体系、全面研发能力、高质量生产能力及全球性市场渠道和品牌知名度的企业,我们将借助国家对重点产业安全、自主、可控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技术平台

  1、电力电子测量技术平台

  电子电力测量技术平台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和分析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电参数,如电压、电流、电阻、功率、功率因数、能量等。电子电力测量技术平台的特点包括高精度、高速度,以及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1)技术平台概况

  公司深耕电力电子技术33年,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与技术创新,积累了一系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底层电力电子测量技术,积累了包括:高速模数转换技术、软件校准技术、高精度数字滤波算法技术、真有效值测量技术、信号高保真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技术、高压输入端保护电路设计技术、抗电磁干扰技术、浪涌测量技术、非接触式交流电压检测技术等。公司扎实深厚的底层电力电子测量技术平台的积累和搭建,帮助公司持续开发了包括全系列的数字万用表、钳形表、电缆测试仪、绝缘万用表、电阻测试仪、非接触测电笔等通用型电力电子测量产品,产品畅销全球。

  (2)技术研发迭代

  近年来,公司又进一步研发了包括:新一代电力电子测控和测量技术、新能源电动车充换电技术、储能微网技术、热管理技术等,面向电网、光伏地面电站、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等应用领域,开发出了包括汽车专用示波万用表、电动车充电站测试适配器套件、光伏I-V曲线跟踪器和性能分析测试仪、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数字示波器、任意波形发生器、可编程直流电源等一系列产品,在专业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市场认可。

  (3)技术平台优势

  智能化与网络化:公司应用了人工智能,提升电力测量设备的交互体验和推理分析能力。通过整合物联网技术,提升电力测量的效率和管理便捷性。

  集成化与小型化:公司长期致力于开发集成度高且体积小的电力测量设备,使其能够轻松应用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无论是紧凑的家用环境,还是要求集成度更高的工业和专业应用场景。公司产品通过将多种测量功能集成到一个单一的设备中,如实时监控、数据记录和故障诊断,显著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拥有成本。

  高精度与高速度:采用最新的模数转换器(AD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精确校准技术,我们的电力测量设备能够提供业界领先的测量精度和处理速度。这对于需要快速准确数据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确保了系统的高效和可靠运行。

  标准化与兼容性:公司积极参与电子电力测量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并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协议设计生产我们的设备。这不仅确保了我们的产品能够无缝集成到现有的系统中,还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使我们的设备成为各种电力测量和管理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

  2、红外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

  红外测温和成像技术平台利用红外辐射原理进行温度测量和图像捕捉,是一种无需直接接触即可进行温度测量和成像的技术。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环境监测等领域。基于红外测温和成像技术平台,可以实现对设备、环境或人体的温度进行快速、准确、非侵入式的监测,同时能够提供热像图,帮助分析热分布情况。

  (1)技术平台概况

  作为国内较早完成研发红外成像和测温技术储备和技术平台搭建的企业,公司掌握了一系列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对多晶硅或者氧化钒非制冷探测器的光学镜头研发、光机系统适配、探测器信号调制、信号处理、图像算法、精确测温标定等。公司研发的热像仪探测器种类涵盖非制冷多晶硅、非制冷氧化钒,探测器封装涵盖金属封装、陶瓷封装、晶圆封装三代,分辨率最高可达1280x1024,测温范围可达1500℃以上。公司在红外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的全方位的突破,引领公司在红外热成像和测温系列产品的持续性开发。

  (2)技术研发迭代

  公司现已推出第三代红外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将图像处理和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测温算法,超分辨率重建等复杂功能集中到单芯片平台。在简化硬件架构的同时,降低了热像仪的整机成本和生产工艺难度,实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研发了多款小型热像仪机芯模组以及双光智能模组,并将热像仪机芯模组和公司广泛的测量测试产品结合,研发了“热像仪+”系列产品,包括热像仪万用表(如DT-9889)、热像仪钳形表(如DT-9581)、热像仪绝缘表(如DT-6509),该系列产品为国内首创,并形成巨大技术优势和技术壁垒。

  (3)技术平台优势

  高分辨与高精度:精度和分辨率对于热成像和测温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测量数据的质量和应用结果的可靠性。公司所研发的第三代高精度热成像和测温传感器测量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测温的准确性,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热图像,使得用户能够观察到更小的温度差异和更细微的热图案,获得更可靠的测温结果。这在测试要求严格的应用场景检测微小的热异常、精细的热分布图像或进行详细的故障分析起到了关键作用。

  自动融合技术:依靠公司自研的第三代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并配合独家算法技术,使得可见光图像细节与红外图像的热信息相融合,可提供更丰富的图像和背景细节。提高对温度异常的识别能力,使得分析更加精确。提供即时、高价值的信息,支持快速决策。

  一体化通用方案:公司自研的第三代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将公司自研的算法集成在单芯片中,在降低功耗的同时,将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制成标准化模块,使得公司融合电力电子技术平台成功开发出“热像仪+”系列产品,包括热像仪万用表(如DT-9889)、热像仪钳形表(如DT-9581)、热像仪绝缘表(如DT-6509),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开发“热像仪+”系列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

  图像识别技术:凭借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技术,助力公司热成像系列产品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热图像中的模式和对象,增强图像分析能力能够识别出温度分布的细微变化,实现复杂环境中的精确测量。同时集成了图像识别技术的热成像软件能够提供更加直观的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增强了用户的操作便利性和体验。

  3、环境检测技术平台

  环境检测技术平台的理化范围多项检测指标,依托于多种传感器技术和分析方法。这些技术不仅需要精确地测量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参数,其中包括空气质量、温湿度、风速、照度、压差、露点温度、声音水平、核辐射、电磁辐射、色差、油质以及环境测试的多方面检测。

  (1)技术平台概况

  公司基于全面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了环境检测技术测量测试前端模拟采样电路和算法处理系统,以及对各种测量传感器的深入研究,确保了公司在环境检测领域的技术领先和应用独特性。公司作为中国室内环境净化行业联盟副主席单位,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婴幼儿室内空气质量分级》、《医用环境空气净化器》和《过滤式空气净化器颗粒物净化性能分级》等标准参编单位。公司建立了智能空气质量实验室,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实验室认可证书。

  (2)技术革新现状

  公司近年来已经掌握了多个环境类仪表测量先进技术,除了传统的温度,湿度,光度,风速,噪音,木材以及气体探测技术之外,公司还进一步突破攻克了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的检测技术,并将此技术应用于环境水质监测系统,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监测系统,激光遥感技术等应用场景。其中公司新产品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包括:

  光电检测技术:公司在光电检测领域开发了一系列的光电检测系统和算法技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来检测物质的存在、浓度、颜色等多种物理、化学性质。该技术可以实现对极低浓度物质的检测,其灵敏度和精度远超传统的检测方法。利用该技术所开发的测量仪表可以在环境监测、生物医药、化工生产等领域实现对有害物质的早期预警和对药物成分的精确测定。

  电化学检测技术:公司自研的电化学检测技术,可通过测量化学反应中的电流、电压或电阻等电化学参数来分析样品的化学组成和浓度。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公司多种环境检测仪表产品中,为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易于自动化和成本效益高的检测手段。

  核辐射检测技术:公司的核辐射检测技术,基于核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高灵敏度探测器,利用X、β、γ射线与物质的原子或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来检测和分析物质,能够准确、迅速地监测到极低水平的核辐射,即时捕获与分析辐射数据,实现核辐射剂量的实时监测和累计监测。该技术开发的核辐射检测仪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响应快速、量程宽泛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核电站、钢铁化工、辐射加工企业、放射性治疗、反射性实验室、家装辐射等领域中的个人安全防护监测。

  公司环境类产品在不同领域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有不同的创新性和多元化的设计,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各项精度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性能稳定。

  (3)技术平台优势

  研究深:公司深耕测量技术多年,对测量技术研究非常透彻,对单一的测量物理量有多种不同的测量手段,温度有热电偶和电阻不同测量方法,木材湿度测量有电阻式,电容式和高频测量原理,风速测量有光电和电磁感应,热电丝等各种测量方法,气体测量有半导体,电化学,以及红外光谱等不同的测量原理,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能够灵活地应用于不同的测量领域和应用场景,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涵盖广:公司环境类测量技术涉及面广,牵涉的测量物理量较多,比如温湿度测量,光度,风速,噪音,木材,颗粒物测量以及各种气体类测量等等各方面的测量技术。

  创新强: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产品测量技术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思路清晰,设计合理,方法可靠,研究内容创新性强。

  4、无损检测技术平台

  无损检测技术平台系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1)核心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公司研发的高频超声波扫描显微镜利用高频脉冲回波对结构胶与工件基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来判定粘合程度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对不同工件的胶层粘接面积成像作为判定依据,适用于各种金属基材和铁磁性材料之间胶层粘合度判定。

  涡流检测技术:公司研发的涡流检测技术可通过检测被检测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来无损地评定导电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公司利用该技术成功研发高精度涂镀层测厚仪,该产品集磁性和非磁性自动转换测量于一体,可实现高精度、快速检测、适应苛刻的测量环境为汽车制造、轨道交通、五金加工等高品质检测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2)技术平台优势

  非破坏性: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被测物体的情况下进行检测。这意味着可以在不影响被测物体的使用或功能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的检测和评估。

  发现隐藏缺陷: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深入到被测物体内部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发现那些不易被发现的隐藏缺陷,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成本节约:无损检测技术可以避免因为破坏性检测导致的修复或更换成本,同时减少了停机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5、生命科学技术平台

  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与诊断领域,多平台传感器综合开发能力是研发生命科学仪器的关键,由于公司长期在电信号处理技术、电化学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技术、热成像与测温检测技术、物化检测技术等传感器应用领域的大量积累,助力公司研发高端生命科学检测仪器,这些仪器在多个层面上革新了我们对生物体内复杂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核心技术

  分子检测技术: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利用传感器技术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的分子诊断技术。PCR分子诊断技术是一种体外特异性扩增一段特定RNA序列的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能实现对PCR过程中产物量的实时监测,准确定量检测,在感染性疾病的细菌、病毒的定量监测中广泛应用。

  半导体电化学血气分析技术:半导体电化学血气分析技术是公司新研发的重要生命科学检验方法,利用半导体电化学技术测量血气样本中的气体含量和酸碱度,以评估生物的代谢状态。这项技术通过分析血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PaO2和PaCO2)、酸碱度(pH值)以及其他重要指标(如碳酸氢根浓度、氧饱和度等),提供了医学诊断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半导体电化学血气分析对于重症监护、麻醉、肺疾病治疗和多种其他医疗情况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技术平台优势

  测量技术成熟:公司通过将成熟的测量技术和自研的算法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领域,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数据测量功能,还能够提供更为复杂的生物学分析,如荧光免疫测量、血气分析测量等。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工具。

  (二)公司主要业务分类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产品的下游应用场景的特点,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六大类,主要包括:电工电力类、红外测温与环境检测、测试仪器及设备、医疗检测、新能源及相关检测、互联网智能检测及其他六大板块。

  1、电工电力类

  公司电子电力类产品涵盖电能质量分析仪、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形表、非接触式交流测电笔、电气安全电子测试器、网络电缆测试仪等。通用型产品覆盖所有的电子测量参数,广泛适用于各类住宅、电力系统、航空、船舶、铁路、工厂、商场、物业等领域。专业类产品技术领先且产品创新迭代速度快:例如国内行业技术领先的高端A级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国内首创内置热成像仪的全功能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形表、数字绝缘表,万用表与示波器结合的创新性产品等。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型测量测试仪器仪表企业,对标行业国际龙头企业,不断深入提高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高效渗透智能电力测试仪器的客户端。在海外电子电力类测试仪器仪表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海外市场占有率。

  2、红外测温与环境检测类

  (1)红外测温和热成像检测类

  公司在红外测温和热成像领域深耕多年,已具备各类型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关键应用和开发技术、热成像机芯模组和整机的全自主开发和生产能力、在红外测温领域具有快速测量、高精度、测温范围广的特点,是行业内红外测温和热成像的领军企业之一。

  公司红外测温和热成像产品已经从经济适用型到高端专业型覆盖全工业类的红外测温产品,同时随着第三代红外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的成熟,将图像处理和融合,人工智能算法,测温算法,超分辨率重建等复杂功能集中到单芯片平台。公司将热像仪机芯模组和公司其他测量测试产品结合,研发了“热像仪+”系列产品,包括:红外热成像数字万用表、红外热成像绝缘万用表、红外热成像真有效值测量表等产品。

  (2)环境检测类

  公司在环境检测领域拥有30多年的技术积累,拥有国内领先的传感测量应用技术。一直以来,公司在原有的环境检测产品技术之上,还在不断地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多新产品。公司环境检测类产品有:专业多通道颗粒物计数仪、专业PM2.5空气质量检测仪、专业温湿度测量仪、高精度露点温度计、高精度风速计、高精度照度计、高精度压差计、声级计、核辐射泄露检测仪、微波泄露及电磁波辐射检测仪、自动色差检测仪、油质检测仪、专业型五合一多功能环境测试仪、环境检测数据记录器等多种产品。

  公司环境类产品在多个领域针对各种客户需求,有多种创新和多元化的设计,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各项精度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性能稳定。

  3、测试仪器及设备

  公司一直深耕于测量测试领域,与专业客户开展了长期深度合作。随着公司对测量过程和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布局,促进公司进入测试仪器及设备领域,同时向高端仪器仪表产品进军,对标国际高端产品,结合市场需要,研发一系列高端仪器产品。其中包括:红外黑体炉校准源、360度全转向高清工业内窥镜、高频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测试设备等。

  4、医疗检测

  公司凭借在多种传感器检测技术平台所积累的基础,近年来又建立了分子诊断技术平台、免疫层析技术平台等生命科学类检测技术平台,投资建立了生物试剂研发实验室和万级洁净生产车间,具有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资质,相关产品取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和省药监局颁发的二类医疗器械认证。

  公司研发生产了4通道多重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最高可同时检测64靶标,实时最佳最大升降温速率分别高达4.44℃/秒、3.26℃/秒,设计精巧仅重6kg,在行业内同通量设备中,各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证、欧盟CE认证和英国MHRA注册。

  5、新能源及相关检测

  依托公司深厚的电子电力技术储备为研究基石,加以海外丰富品牌客户资源,在原有电子电力技术基础上,积极布局充电桩、便携式移动电源、家用储能等产品,积极布局新能源板块业务。

  6、互联网智能检测及其他

  公司自主研发的MEMS红外测温传感器、高精度燃料电池型MEMS电化学酒精传感器在公司首款智能穿戴类产品——路卡智能酒精检测手表中得到应用,将专业酒精检测仪技术运用到路卡(ROCAR)产品上,同时赋予其红外体温检测、物温检测、温湿度检测等实用性健康检测功能。在研发中通过了近30项专利申请授权及受理,其中3项PCT国际专利申请,7项发明专利申请。

  (三)公司主要产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平台全面、跨平台融合能力强

  公司长期聚焦底层测试测量技术的研发,长期致力于跨平台测试测量技术的开发。公司目前已经建立起一支在多个测试测量技术平台具有较高研发能力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底公司研发人员194人左右,目前已建立五大技术平台,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平台、红外热成像和测温技术平台、环境检测技术平台、无损检测技术平台和生命科学技术平台,是国内测量技术平台最齐全的仪器仪表公司之一。

  凭借扎实的底层技术积累,公司还积极进行前瞻性应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同时将来自不同技术平台的技术进行融合,开发出了诸如A类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红外热成像真有效值测量表、四合一环境检测表等高端系列产品,不仅能够快速响应全球市场需求,也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专业客户定制化需求,巩固和扩大了其在全球市场的优势地位。

  2、产品布局全面,并逐步向高端仪器仪表进军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提供通用型仪表、专业性仪表、科学分析仪器以及生命科学仪器产品的测试测量企业。公司在通用型仪表产品、专业性仪表产品品类齐全,应用场景丰富,包括:新能源、电力、工业、环境、医疗、汽车、建筑等,公司强大的技术平台和新产品持续开发能力,可以充分满足客户多样化测量需求。近年来,公司持续向高端仪器产品进军,利用公司综合技术平台能力,重点布局科学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仪器,产品包括:血气分析仪、分子检测分析仪、示波器等,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公司在高端仪器系列产品的研发。

  3、AI人工智能技术带动公司产品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组建了技术研发团队,紧跟技术前沿,助力仪器仪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客户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和应用场景,拓展产品市场潜力,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目前,公司已逐步将AI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部分产品中。一方面,公司利用长期积累的热成像领域的经验,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对热成像产品进行图像识别和精确测温,大幅提升热成像产品的效率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公司在部分电能测试产品中应用了AI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电力测量设备的交互体验和推理分析能力。通过整合物联网技术,提升电力测量的效率和管理便捷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带动下,公司产品将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增加综合竞争优势,同时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助力新质生产力。

  4、海外长期合作销售渠道打通公司全产品全球销售能力

  公司产品长期以来得到全球客户的青睐。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为55,751.24万元,占比86.61%。公司通过和海外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了全球销售网络,确保了全产品线的国际市场覆盖,使得公司产品不仅实现了全球化布局,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也助力公司持续产品研发,逐步扩展公司技术平台,不断推出更有竞争优势和新技术融合的产品。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也可以获得全球客户的直接反馈,并参与全球仪器仪表行业巨头的竞争,极大提升公司竞争力。另外,公司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5、全球多品牌驱动策略优势

  自1991年成立以来,华盛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功能创新、技术扎实的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产品。凭借公司多年来与海外品牌的成功合作经历,公司以其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享誉海内外。公司一直坚持“专业品质创造国际品牌”的品牌战略,在不断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的同时,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华盛昌”和“CEM”品牌,已获得国内渠道和客户的认可,建立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2023年,公司利用自有海外品牌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不仅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客户群体,也为公司在全球测量工具市场中的布局提供有力支持,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未来,华盛昌将充分整合资源,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全方位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同时,公司将推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多品牌驱动战略,不断提高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全球测试测量工具市场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纷繁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改变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问世。公司坚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自身技术平台;坚持不断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坚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自身产品体系;坚持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双驱动战略。

  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372.7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213.62万元,增幅为12.62%。其中,2023年国内业务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快速增长,国内业务销售收入增长了2,674.27万元,增幅为44.97%。海外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平稳增长,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增长了4,539.35万元,增幅为8.86%。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0,769.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29.70万元,增幅为9.45%。首先,受益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的稳步增长,以及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08%,公司主营业务毛利额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866.00万元,增幅为21.31%。其次,因公司抗原检测等产品存在存货跌价迹象,本期新增计提存货跌价金额为1,955.88万元。最后,因2022年度汇率波动较大致上期汇兑损益发生额较大,而2023年汇率波动较为平稳汇兑损益发生额比较小,使得公司财务收益较上年同期变动了2,130.74万元。2023年度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国内销售渠道建设按计划稳健推进,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随着国内新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仪器仪表市场持续增长,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2023年,公司显著增强了国内销售渠道的布局。目前公司在全国八个重点省市设立销售中心,并建立了10家一级代理商网络。同时,公司授权了近200家线上与线下授权代理商,基本形成了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这一举措有助于公司更有效地覆盖目标客户群,提高销售效率和市场覆盖度,并加强了与经销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

  2023年,公司加强了国内多个电商平台的投入,涵盖了抖音、京东、天猫、拼多多等,构建了多层次地电商矩阵。这一策略提高了与国内客户直接沟通和反馈的效率,更加迅速地响应市场需求,促进销售收入的稳步增长。

  此外,公司2023年还积极拓展与多个MRO平台的合作,其中包括震坤行、固安捷、史太博、晨光、泰坦、咸亨等。通过将公司产品整合进这些工业品一站式采购网站,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采购需求,增加产品曝光度和市场份额。随着公司国内全面销售渠道地快速发展,公司将充分把握国产替代的时代机遇,为持续增长的销售收入和市场份额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3年国内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621.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674.27万元,增幅为44.97%。

  2、海外持续推进大客户开发战略,合作品牌收入和盈利水平稳步增长

  自成立以来,公司依靠卓越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严格的品质管理和规模化生产优势,赢得了多个全球大型仪器仪表品牌商的认可,通过与这些国际化客户地持续深入合作,公司不仅深度参与到全球仪器仪表行业产品升级和技术迭代中,还形成了公司相对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2023年,公司除与仪器仪表品牌客户保持合作外,还积极挖掘下游应用端客户在各个领域的实际测量需求,积极与其他工具类品牌客户进行合作,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与其在设计、开发、生产等多个业务模块开展深度合作,并提供一流技术、一流设计、一流质量的全系列产品。

  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品牌大客户开发战略,通过开发海外大客户的销售渠道,利用公司扎实的产品质量、丰富的产品系列,实现公司全球业务的增长。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55,751.2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539.35万元,占2023年销售收入整体增长额的62.93%。

  3、客户和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带动电工电力测量产品业务销售收入和毛利率持续提升

  电工电力类的测量测试仪器仪表,包括测量或检验电压、电流、电阻或功率的各类仪器仪表,主要包括电能仪表、电工仪表校验设备、多功能测量万用表、多功能数字钳形表等测量测试仪表。

  作为全球多个仪器仪表产品的ODM生产商,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和产品质量方面赢得了业内主流仪器仪表品牌商的广泛认可。2023年,得益于公司优秀的产品设计和扎实的技术积累,公司还与多个海外家用工具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帮助公司产品成功进入全球家用电力电子测量工具赛道,为公司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一战略,推动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客户和产品结构优化,带动电动电力测量产品业务销售收入和毛利率持续提升。

  2023年,公司电工电力类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6,060.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561.60万元,增幅为14.48%。2023年,公司电工电力类产品毛利率为37.39%,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17%。

  4、医疗检测产品收入实现增长,业务向生命科学分析仪器领域扩展

  医疗检测板块是基于公司生命科学分析技术平台所衍生的业务板块,产品包括医学诊断机器设备、生命科学分析仪器等。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传感器检测技术,利用成熟的测量技术和自研的算法技术,将自身产品体系拓展到医疗检测体系,为医学诊断和生命科学分析提供生物学分析功能,其中包括:分子诊断、血气分析测量等。这种跨学科的整合不仅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工具。

  2023年,公司成功研发了4通道多重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最高可同时检测64靶标,最大升降温速率分别高达4℃/秒、2.5℃/秒,各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该产品已获得国家药监局三类医疗器械证、欧盟CE认证和英国MHRA注册。2023年,公司医疗检测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046.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426.28万元,增幅为88.05%。

  5、新能源相关专业类仪表产品销量提升,快速响应全球需求

  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行业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增长最为迅猛的产业,它们在低碳环保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截至2023年全球光伏电站累积装机量已经达到1,412GW,新能源汽车已经完成1,420万辆的交付,充电桩累计已经完成超过300万个的投建,预计未来5年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业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

  公司积极响应光伏、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自身成熟的电力电子测量技术和算法技术,成功研发出包括CATIII 1500V太阳能光伏夹式电流表带红外热成像仪、多功能光伏测试和性能分析仪、专业汽车示波器数字万用表、电动车充电桩适配器等产品。产品一经推出,迅速获得主流产业方的认可,销量持续增长。新能源仪器仪表产品系公司专业类仪表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公司会在专业类仪表产品领域加大研发力度,持续开发出适应于新应用场景的测量仪器仪表产品。

  2023年,公司新能源专业类仪表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851.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72.90万元,增幅33.79%。

  6、高端测试仪器仪表新品持续推出,收入稳步增加

  公司紧密跟随国际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深入推进仪器仪表专业化和高端化产品线的发展进程,持续不断地探索新技术,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现有产品的升级迭代和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加速拓展前沿技术布局,以确保我们的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3年,公司持续推出高端测试仪器仪表产品包括:高清工业内窥镜、便携式红外校准源、高频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测试设备等,实现销售收入6,900.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3%。

  7、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将研发投入视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公司不仅赢得了海外众多知名品牌客户的信任和依赖,更在行业中树立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近年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从2019年的3,730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8,095万元,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37%,累计投入2.99亿元。公司长期、持续的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构建了公司技术和产品领域的行业竞争壁垒。

  2023年,公司在研发策略上采取了更加积极和全面的措施。一方面,公司继续巩固现有的多元化技术平台,深化电力电子测量技术、红外热成像和测温技术、环境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以及生命科学技术,研发出了一系列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如面向电网、光伏地面电站、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等应用领域的系列安全能效检测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专业、高效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扩展技术领域,探索新的技术应用。公司成功突破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色谱、涡流检测、半导体电化学血气分析等检测技术,为未来的新品研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新技术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也提升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公司在研发投入地持续增长,不仅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也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通过研发具有独特性和领先性的产品,公司成功构建了自身的技术壁垒和知识产权体系,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吸引了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为研发团队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1、多品牌驱动战略

  公司持续推进多品牌战略,构建多元化品牌体系。公司将通过不同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同时将对不同品牌有针对性地开发差异化产品,从而实现自身产品和品牌矩阵化升级,让公司在不同领域和细分市场中具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优势。

  2、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双驱动战略

  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实施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双驱动战略。在国内市场,公司通过与MRO平台、大型经销商和央国企合作,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高品质产品,以满足国内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在海外市场,公司加强与海外品牌方的合作,持续开发满足全球测试测量仪表客户的产品需求,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公司业务的全球化发展。

  3、多技术平台储备战略

  公司注重多技术平台的储备,以确保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和创新性。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建立了多技术平台的研发团队和体系,涵盖了半导体、传感器、测量技术、算法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领域。这种战略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推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产品,并持续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4、产品发展战略

  (1)面向工业级和专业级客户,开发专业类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产品

  公司坚持面向工业级和专业级客户开发专业类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和设备产品。通过与工业领域的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公司设计和生产符合工业标准和专业需求的产品,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在生产、测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需求。

  (2)面向科研机构,开发科学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

  此外,公司还面向科研机构开发科学分析仪器和生命科学分析仪器。这些产品在科学研究、实验室应用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公司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了解客户需求,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的产品,助力科学研究和医学进步。

  (3)面向消费级客户,开发消费级测量产品

  公司也致力于面向消费级客户开发消费级测量产品。这些产品注重易用性、便携性和实用性,广泛应用于家庭、健康和预防等领域。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设计,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和科技体验的需求。

  (二)2024年公司的经营计划

  1、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变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需求,持续推进结构优化、转型升级、内生外延。聚焦和巩固核心业务,同时在现有行业及客户上进一步深耕,实现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扩大并丰富公司产业链,持续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是公司发展的引擎,公司一直专注于技术的研发、创新与突破,高度注重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工艺技术的积累。2024年,公司将继续保持研发投入,高筑公司的自主知识产权壁垒。及时、准确地把握宏观政策、技术及市场变化趋势,将技术研发与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加快技术迭代升级,促进公司良性发展。同时,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加大研发人员储备,保证公司研发力量的持续提升。

  3、持续强化品牌建设

  公司将持续通过技术宣传、展会、新媒体等各种途径,提升系统化品牌宣传能力,塑造良好品牌形象,助力公司价值的实现。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市场营销策略,优化资源布局,提升统筹能力,依托优势资源,深挖目标客户合作空间,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4、持续推动产能释放

  公司巴中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公司的产能开始逐步释放、优化,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得到一定提升。2024年,公司将继续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切实有效地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管理层也将持续跟进华盛昌智能传感测量仪研发生产项目,掌握并监控项目建设的进度,以期按时完成项目建设。

  5、持续完善人员配置

  公司将持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升人才管理水平,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人才、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将外部人才引进与内部人才培养相结合,完善公司的人员结构,最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突出、技术精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团队。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持续培训,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知识水平,使各岗位员工能力与职能相匹配,提升企业经营效率。

  6、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公司将持续提升规范经营和治理水平,完善各方面制度建设,并确保执行落地;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为公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建立更加规范、透明的上市公司运作体系;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不断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国际贸易政策与汇率波动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的海外业务受国际贸易政策及商业环境影响较大,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使得汇率波动幅度大,国际贸易政策与汇率波动对公司的未来海外业务经营业绩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为此,公司将紧密跟踪国际贸易与货币政策变化,加大各新兴国家及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价值,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政策环境变化,同时,公司将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金融、外汇业务水平,增强风险预判能力,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公司将适时通过各种方式和金融工具减轻汇率变动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上游原材料涨价,如果原材料价格在未来持续上涨会对公司产品的制造成本产生不利影响。

  为应对原材料涨价风险,公司将积极通过优化供应链资源,合理安排材料采购备库计划等措施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并持续通过技术升级、严控费用、提升规模效应等方式降低产品的成本,以最大限度抵消原材料涨价风险带来的成本波动。

  3、市场竞争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仪器仪表行业虽对技术、创新、资质等要求较高,公司与同行业企业相比目前亦具有技术、研发、品牌、客户、快速响应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但行业同类型的企业数量较多,整个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比较充分。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政策变化,加强对政策变化的分析、解读,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机会,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及管理效率,保持客户粘性,提升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