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股市直击 - 正文

艾融软件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原标题:艾融软件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艾融软件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向以大型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客户提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信创解决方案的新型高科技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数字化金融服务及渠道业务类、数字化基础业务及运营管理业务类、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类,涵盖创新业务咨询、IT系统建设规划、软硬件开发、大数据运营服务、数据安全等专业解决方案。

  公司以“平台级数字化金融系列软件+专业设计+100%贴身定制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十余年来专注研究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推动传统金融机构向数字化、智能化金融的转型,成为产品覆盖金融IT各领域的计算机科技企业。

  自成立以来,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从产品平台建设到基础服务支持,再到业务运营支撑的较为全面的整体解决方案,多元化产品涵盖金融IT各领域。围绕信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从商业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外围IT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包括业务咨询、平台建设、安全保障、运营支撑、营销获客为一体的互联网金融整体解决方案——SQUARE(Smart,Quick,Unique,Abundant,Reiabe and Efficient)平台和一系列标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企业级应用软件,包括互联网金融类、电子银行类、应用安全类和大数据分析类产品,助力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截至目前,公司服务的客户覆盖了中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中的15家。客户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4家大型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601916)等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银行(601229)、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富滇银行、厦门银行(601187)、柳州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等8家城市商业银行;上海农商行、北京农商行、广州农商行、重庆农商行、无锡农商行等农村商业银行;友利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等外资银行;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证通公司、中国供销、太平洋保险、建信人寿保险、光大证券、中泰证券(600918)、支付宝、拉卡拉(300773)等众多优质金融机构客户。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中国农业银行、中银消费金融等客户。

  目前,公司在研发方面围绕“数据要素、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人、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进行了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的全面升级,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数字化运营综合解决方案和信创业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拓展,与以往客户加强合作并不断开拓新客户。

  公司是上海市软件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CMMI5认证、TMMI3认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7001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ISO20000认证;截止目前公司拥有的软件技术发明专利已有23项,在申请数量14项,国家版权局认证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82项。这些技术专利和软件产品著作权的获得,更加增强了公司软件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使得公司对核心技术资产的保护更加有力。公司通过对现有软件产品的升级和新产品的研发,不仅丰富完善了公司软件产品体系,也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支撑。

  公司向大型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及其他大型企业提供数字化业务及技术咨询、软件产品销售及系统定制化研发、数字化运营等服务,按照提供服务的类型来分,主要可以分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两类。

  其中,公司的技术开发业务主要是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金融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和各应用软件产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开发定制化软件系统等相关服务。该类服务一般是基于客户对新软件系统的需求,或者客户对原有软件系统提出新功能需求的情况下,由公司负责从技术层面完成客户的需求,实现软件系统的功能。公司作为提供金融IT整体解决方案的金融科技软件公司,收入构成以技术开发为主。

  公司的技术服务业务是除客户定制化软件开发业务之外,为客户提供配套技术服务,包括基于公司对既有产品的技术咨询、系统运营及维护、产品售后服务、数字化转型业务咨询、数字化运营、营销获客服务等,主要服务类型包括现场服务、定期巡检和远程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客户以及销售、服务模式未发生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按照董事会的要求,积极推进和落实各项经营工作,并对市场和客户的情况及时做出反应,快速动态地调整相关经营和管理措施。报告期内,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商业银行加快构建以数字化为引擎,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运营场景多点散发的经营模式。数字金融场景应用也覆盖普惠金融、营销模式、供应链金融、交易银行、对公经营管理中台建设、零售业务等多个维度。同时商业银行的“信创”工作将逐步进入高潮期,开始从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向以鸿蒙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领域扩展。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商业银行在积极拥抱大语言模型技术突破的同时,也加大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力度,加大了大语言模型技术在商业银行实用化应用场景的探索和应用。

  针对商业银行的数字化需求,公司经营层在2023年重点组织推进了以下事项:

  一是持续稳定和扩大存量客户的服务规模,提升存量客户的服务质量。报告期内,公司与已有客户的业务合作持续深入,不断提升对存量客户的服务质量。公司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银行在持续性软件交付服务方面的合作都已有十多年,业务规模均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同时,公司积极组织专业团队,对合作银行的业务进行深度分析,依托公司场景与产品研究、新技术研发的优势,可有效满足合作银行在业务的数字化咨询、数字化建设、数字化运营等各方面的需求,提升存量客户的服务质量,使公司与合作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在有效的扩大,有力地保障了公司业务的持续性、稳定性,为实现公司业务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持续拓展大型金融机构客户,进一步提升对大型银行的覆盖。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中国农业银行、中银消金等行业客户。公司服务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客户已覆盖了国内20家之中的15家,资产过万亿的银行客户已覆盖了国内33家中的22家,积极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的覆盖率,并将这些新增客户作为公司业务规模新的增长极。

  三是持续加大在信创方面的业务投入,做好信创相关技术和人员的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度参与金融信创及其产业生态建设,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四大板块继续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在基础硬件方面,向众多商业银行提供符合自主可控要求的信创硬件,涉及麒麟、海光服务器及PC服务器,防火墙、交换机及光纤交换机、负载均衡、网络性能监控、防火墙等网络设备,数据仓库及双录等业务系统存储设备、录音录像管理系统GPFS节点服务器等。公司对商业银行的信创基础硬件服务,与软件服务能力相互支撑,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在基础软件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正式加入华为openGauss社区,同时依托成熟的产品体系和实施方法论,继续在某大型商业银行的新一代企业级统一开发平台的建设、某大型商业银行信创分布式开发项目、某大型商业银行的“一云多芯”技术架构信创云转型建设项目,在基于IaaS、PaaS、分布式数据库、中间件、大数据等全栈基础平台云原生相关领域的应用平台云(PaaS)、金融生态云(SaaS)和

  分行云等关键平台,以及云上应用运行趋势分析、故障秒级预警及诊断方面,与公司重点客户持续开展合作;在应用软件方面和信息安全方面,公司所提供的软件产品和服务坚持适配主流国产化软硬件,已完成与鲲鹏、浪潮、海光、龙芯、统信、麒麟、金仓、达梦等金融信创硬件产品的适配,全面兼容x86、ARM和MIPS架构,及鸿蒙操作系统。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客户提供服务的五款产品已经顺利通过华为鲲鹏技术认证:I2BAP艾融新一代集成生物认证平台V2.0、I2BAP新一代集成生物认证平台V4.0通过Kunpeng920兼容性测试认证,艾融网上商城系统软件V6.0、I2CIS客户信息管理平台V1.0、I2BAP艾融新一代集成生物认证平台V2.0完成华为TaiShan200系列兼容性测试,均获得华为鲲鹏技术认证证书。公司已先后融入鲲鹏生态、鸿蒙生态、欧拉生态等,并积极布局鸿蒙系统人才培养,截止2023年年底,公司已有893人次通过鸿蒙开发资质认证,可以满足公司当前银行客户大规模鸿蒙版电子渠道建设的需求。

  四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将围绕“大数据+专有模型”和“大语言模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围绕“大数据+专有模型”,公司已建立数智化运营中台、数智化风控中台、对公数字化运营、智能监管报送、大数据风控建模等多维度的产品解决方案,并通过与高校合作国家重点项目“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中的“金融数据合成与智能模型风险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部分的研发,将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大数据+专有模型”的技术积累,进一步拓宽“大数据+专有模型”的业务场景和客户服务范围。围绕“大语言模型”,公司基于数字人技术和大语言模型的研究,初步形成了对内部使用的“数字金融助手”和对客户使用的“数字金融管家”两种产品;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成为百度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公司将优先内测试用文心一言,集成文心一言的技术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未来与百度在产品研发、标准制定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化合作,在百度技术团队协助下,打造联合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共享、培训赋能、联合营销等方式,强化竞争力,为用户打造全场景金融数字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同时依托智慧互联、创新互联,结合银行各种业务需求场景,形成具体的产品落地解决方案,引领金融数字化产业变革与升级;

  五是加大数字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支付(CIPS)、智能反诈、企微数字化经营、信创、鸿蒙等相关技术产品解决方案的推广力度,并推进营业厅解决方案、高保真数字员工、VR眼神支付等新技术解决方案在商业银行的落地工作;

  六是完善优化人才结构,持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公司持续优化调整人才结构,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持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逐步形成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十二大核心技术,其他包括APP开发技术、前端技术、云计算技术、分布式技术、流计算技术、云原生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隐私计算、区块链等;针对新一代鸿蒙操作

  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累计已超900人次获得鸿蒙操作系统应用开发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中国农业银行、中银消金等行业客户。其中中国农业银行项目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643.0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0.07%的增长,其中软件开发类的主营业务收入57,567.5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9.20%的增长,营业利润为8,085.7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8.40%;净利润为7,681.8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56%,主要原因是技术开发收入比重上升,技术开发收入毛利率较高,同时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内部管理效能、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因素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供应商和客户、销售渠道、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季节性、周期性等对公司经营情况的影响无重大变化。

  综上,2023年,公司业务发展态势总体保持良好,更加聚焦主业,更加聚焦于以“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从客观现实情况及长远发展趋势来看,金融科技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其中鸿蒙适配、信创改造及人工智能应用也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科技增长的内生动力,拥有相关技术和产品储备的公司,将会在这一波新的周期里获得更快速的业务增长。

  (二)行业情况

  1、软件行业发展概况

  2023年,中国软件行业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多重驱动下,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确立了数据利用的一系列基础制度和发展方向。随着数字中国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我国软件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加快,利润总额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23年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2023年全国软件业务收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提高0.1个百分点至9.2%。从分领域运行情况看,软件产品收入平稳增长。2023年,软件产品收入29,030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23.6%。报告同时显示,公司所处的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较快增长。2023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81,226亿元,同比增长14.7%,高出全行业整体水平1.3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65.9%。其中,云服务、大数据服务共实现收入12,470亿元,同比增长15.4%,占信息技术服务收入的15.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集成电路设计收入3,069亿元,同比增长6.4%;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11,789亿元,同比增长9.6%。

  展望未来,中国软件行业将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预计到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设定的14万亿规划目标,到2028年整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则将超过20万亿元。随着云计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渗透,软件与信息技术行业仍然有不可估量的前景空间。中国软件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未来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

  2、我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进的领域,涉及到技术的进步、业务模式的创新、风险管理的强化以及客户服务的优化。从IT投入的角度来看,中国银行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入规模逐年增加,2019-2022年间,中国银行业IT投入规模从1,609亿元增长至3,068亿元,累计增幅和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0.7%和24.0%。这一增长趋势预计将继续,到2025年,IT投入规模预计将达到5,936亿元,较2022年增长93.5%,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6%。

  快速增长的背后,金融信创的推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金融信创是指在金融领域推广使用国产软件和硬件,以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增强金融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截至2022年底,我国银行的应用软件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70%以上,超过一半的业务系统开始尝试替换为国产系统。这一转变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为国内IT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风险管理方面,随着大数据技术的逐步成熟,银行在风险管理、金融审计和稽核、商业智能及决策支持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而这些业务相关的IT解决方案成为银行业IT市场中发展最迅速的细分领域。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银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银行能够快速识别异常交易、洗钱交易,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客户服务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传统银行的柜台服务已逐渐被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等服务所取代,依托更加智能化的客户服务平台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针对客户网点到店率屡创新低的情况,银行借助线上客户管理体系、客户标签体系和大数据分析,银行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客户细分,为不同的客户群体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线上服务,采集不同的策略对不同客群展开数字化经营,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数字化营销,通过引入企业微信开展私域运营,加强银行分支行营销人员及数字化运营人员与客户的交流与链接,逐步完善银行的线上数字化经营体系。

  在技术应用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随着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日益加深,人工智能除了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顾等领域的应用,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以外,还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模式带来颠覆式的改变;云计算技术使得银行能够灵活地扩展IT资源,降低运营成本;大数据技术帮助银行深入挖掘客户数据,优化营销策略;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中国银行业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金融科技生态体系尚不健全,表现在国内IT服务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缺乏较强品牌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企业;缺乏为银行业提供高层次咨询服务;缺乏产品创新、场景创新的能力;面临着来自互联网企业和金融科技的竞争压力。未来,随着国家“信创”战略的逐步推进,国内IT服务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土IT服务商的成长空间将会更加广阔。

  3、银行业金融科技投资

  自2019年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以来,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技术资金投入持续增长。中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进入以智能化为特征的3.0时代,金融行业管理方式和服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金融服务供给和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并进一步催生了多元化的金融业务需求,为金融科技发展带来新一轮机遇。

  2023年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投资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持续加大投入: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22年以来积极拥抱金融科技,聚焦数据化、智能化、开放化,在业务重塑、科技引领和风险前沿等维度持续取得进展。以6家大型银行为例,2022年科技投入合计为1,165.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2%。

  监管政策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强调了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的新阶段。

  数字化转型: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在对公业务方面,大力支持中央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和央企司库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与企业、政府系统的互联互通;在小微金融方面,为中小微客户提供个性化“融资+融智”金融增值服务,打造供应链金融线上服务平台。

  信创步入高潮:自2020年起,金融信创建设被视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从2020年的试点推进期过渡至2023年的全面建设提速期,金融机构在政策、监管和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完成了多批试点工作。替换路径从外围边缘系统向内部核心系统逐渐深入,2023年中国银行业在信创领域的发展呈现出

  政策支持、试点推进、技术多样化、市场活跃等特点,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金融机构、技术供应商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推动信创建设的深入发展。

  风险管理:随着金融监管科技的发展,银行业利用监管科技工具来提高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效率,帮助银行自动化监管报告、风险监测和合规检查等流程;在风险管理中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建设智能化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地识别潜在风险,并提供及时的预警;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监控能力。

  服务实体经济: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投资,优化信贷投放结构,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以金融“活水”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投资方面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注重数字化转型和风险管理,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通过金融科技投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4、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最新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金融科技政策,旨在推动金融科技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

  《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这份规划,明确了金融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设定了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任务,并提出了保障措施。规划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坚守为民初心,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该规划旨在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标准,提出到2025年与现代金融体系相适应的标准体系基本建成,金融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质量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显现。

  《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八部门联合印发的这份通知,明确了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目标和重点,并提出了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包括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这份指导意见旨在引导银行业和保险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这一条例旨在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管,确保支付服务的安全和稳定,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在支付领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框架。

  《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应用和产业化问题,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发展质量和水平。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网信办联合多部门发布,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

  这些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中国政府对金融科技行业的重视,以及对促进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决心。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多重挑战中,面临了包括房地产市场低迷、债务水平过高、人口老龄化和出口走弱等各种风险,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展现出了韧性和活力。

  2023年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从“一行两会”转变为“一行一局一会”,即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证监会,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目标。

  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力度,通过改善组织架构、引进和培养数字化人才、提升金融科技投入,以及应用新技术手段,如大数据、知识图谱、区块链、云计算等,全面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在2023年继续加速,金融“信创”的持续推进,从“下主机”走向了“鸿蒙”操作系统;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持续发展,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如生成式AI,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焦点,预计将在客户运营、软件开发、销售、营销和研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艾融软件专业的研究团队基于多年的金融服务经验判断,金融科技行业将逐步呈现出如下的发展趋势:

  首先,金融科技行业的集中趋势开始显现。市场上的头部企业因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客户资源、稳定的资金支持以及成熟的商业模式,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金融科技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对于合规性要求的提高,头部企业相比中小型金融科技企业来说,由于其规模和资源,更容易适应监管变化,保持合规并继续发展。头部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能够引领技术创新和应用。不断加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在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保持领先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小型和初创企业,以快速获取新技术、新市场和新用户,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其次,金融科技的内生增长结构将会发生变化。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持续发展,尤其是生成式大模型的持续发展和应用,不仅可以改善银行利用新技术服务客户的效率和服务体验,从菜单式交互服务模式向自然语言处理的交互服务模式逐步过渡,给艾融软件这一类有着较深的电子渠道积累的金融科技企业带来机遇,而“AI+编程”、“AI+测试”、“AI+辅助决策”等概念产品的提出,也给金融科技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将会是金融科技增长的重要因素,带来金融科技内生增长结构的变化。

  再次,金融科技需围绕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主线。围绕金融信创的主线,持续推进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安全四个领域的信创改造,重点聚焦在新“鸿蒙”操作系统的改造和适配;围绕数字人民币的主线,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基础应用、应用场景的改造、落地与对接;围绕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协助银行对国内有人民币清算的企业建立人民币的备用清算通道;

  最后,数字化运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科技主线。存量巨大的银行延续性数字化项目依然将保持在高位运行,存量数字化建设资源在经由以零售为主向对公、信贷、同业等领域全面拓展后,如何依托数字化资源带来业务持续增长,带来内控及风险管理效率提升,带来风险防控的进一步提高,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数字化经营的三大关键点。

  艾融软件在2024年将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将围绕“大数据+专有模型”和“大语言模型”,加大产品研发力度,积极与合作伙伴推动“数字金融助手”和“数字金融管家”产品的落地应用。继续以自身在金融信创、鸿蒙应用开发、数字人民币、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监管报送等领域的研发、技术和产品优势,助力金融机构的深度数字化转型。

  (二)公司发展战略

  在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引领的技术变革下,公司将始终坚持以“平台级数字化金融系列软件+专业设计+100%贴身定制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发展主线,积极投入研发资源,以技术和产品为引领,抓住市场机遇,打造一家向大型商业银行代表的金融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信创解决方案的新型高科技企业。

  2024年,公司一方面在2023年获得的通用资源订单的基础上,以及2023年新增的客户基础上,巩固成本控制成果,深入挖掘合作伙伴数字化转型需求,持续满足合作伙伴的数字化转型的产能扩张需求,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头部客户的拓展力度,重点围绕系统重要性银行和资产过万亿的商业银行中未曾覆盖的银行,积极拓展合作机会;继续巩固增强公司在金融信创、数字人民币、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大数据分析、鸿蒙操作系统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和落地实施优势,积极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与金融机构的双赢;继续加大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方向的技术和产品积累,继续完善“数字金融助手”和“数字金融管家”产品和落地业务场景,继续推进“数字金融助手”产品在银行合作场景中的落地。

  继续围绕“大规模软件开发”主线,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优化生产招聘效率和成本控制,持续优化工程师结构,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强化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工程师人才供给体系,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高质量、可持续的工程师资源支持。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围绕打造一家向大型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信创解决方案的新型高科技企业这一目标,公司将会通过以下措施积极推动业务发展:

  1、继续围绕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主线,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的转化

  公司已形成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为代表,包括APP开发技术、前端技术、云计算技术、分布式技术、流计算技术、云原生技术、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十二大核心技术,并围绕“大数据+专有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打造数字化服务产品体系;

  针对“大数据+专有模型”,一方面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国家重点项目“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中的“金融数据合成与智能模型风险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课题研发,积累底层技术,打造金融系统监管级的大数据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围绕大数据打造基于数据要素的“数据中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管理驾驶舱”等产品体系,围绕大数据业务应用打造数智化运营中台、数智化风控中台、对公数字化运营、智能监管报送、大数据信贷风控建模等产品服务体系。

  针对大语言模型,一方面加强与大语言模型厂商的合作,积极融入大语言模型生态体系,共同打造信创大语言模型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完善“数字金融助手”和“数字金融管家”产品和落地业务场景,继续推进“数字金融助手”产品在银行合作场景中的落地。同时,不断增强公司在大语言模型方面的训练、微调等能力,构建金融行业垂直大语言模型场景能力。

  2、打造数字化经营全方位服务体系,强化“咨询+场景+设计+研发+运营”一体的服务模式

  在金融科技的存量博弈周期里,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业务模式已经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如何通过线上服务的形式来触达客户、服务客户、营销客户,打造线上的数字化经营体系,成为金融机构当下最关注的问题。

  同时,数字化经营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对业务理解,对运营和营销的理解,对系统开发全流程的理解。公司将依托已经打造的数字化运营“咨询+场景+设计+研发+运营”为一体的服务模式,积极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

  3、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大型金融机构客户覆盖度

  目前公司服务的客户以大型银行机构为主,其中系统重要性银行客户已覆盖了国内20家之中的15家,资产过万亿的银行客户已覆盖了国内33家中的22家,覆盖率逐年在提升,但仍需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公司将根据银行的研发需求和周期,积极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大型银行的客户覆盖率。

  同时,公司也将根据市场情况,积极推进与现有客户中的其他非银大型金融机构,包括上交所技术、银联数据、银联商务、中国信托登记、太平洋保险等的业务合作,力争不断扩大合作规模。

  4、深入挖掘已有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公司与主要核心客户,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银行在持续性软件交付服务、项目研发、创新项目研发等方面的均有着多年的合作经验,业务规模也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公司也将以公司优秀的软件开发服务、成熟稳定的软件产品及创新的研发实力,持续提升现有客户合作的深度,尤其是以中国农业银行等核心客户;

  同时,针对核心客户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分公司、分行等体系范围内的软件开发业务、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运营等需求,公司也将进一步关注并展开相关市场拓展工作,提升双方合作的广度。

  5、巩固现有产能支撑体系,打造新型的客户服务体系

  继续巩固公司现有产能支撑体系,包括招聘体系、员工服务体系、客户运营体系、员工培训体系等,坚持以数字化能力优化提升产能支撑体系服务效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各类个性化需求,坚持以高质量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团队协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

  围绕APP开发技术、前端技术、云计算技术、分布式技术等十二大核心技术构建软件工程师服务体系,并持续调整人员结构,将掌握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未来软件工程师筛选的重要标准,并将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方向的合作,作为未来与客户合作的合作重点。

  (四)不确定性因素

  随着艾融软件的客户服务范围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支付、交易所等多个金融体系,公司未来发展和经营计划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因素不仅仅来自行业竞争、人力成本、服务客户业务开展进度不及预期等市场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到金融行业政策、信创等影响,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政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以应对变化。

四、风险因素

  (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

  技术迭代的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在人工智能迅速兴起的背景下,可能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服务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金融机构技术架构、产品形态、特别是IT开发模式也有可能产生很大变化。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趋势,适时开展应用研发与使用,不能将相关技术应用到合作银行的数字化项目之中,不能主动应用新技术提升大规模软件交付的效率与质量,公司不但将面临技术升级迭代滞后及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会导致公司无法对合作银行开发人员技能可能的重大变更做出及时的反应,进而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已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面开展积极的研究,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银行的应用已经具备了可落实、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也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使得合作银行对开发人员技能要求带来可能的变化进行跟踪研究,并已开始进行相关的技术、能力与人才储备,确保公司员工能够快速掌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使用能力,以此来应对技术迭代带来的风险。

  对主要客户重大依赖的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对主要客户的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较高。公司与工商银行合作时间较长,但公司与工商银行不同IT实施部门的服务合同均为三年签署一次,与工商银行后续合作协议是否能够继续签署存在不确定性。如果公司未来与主要客户、尤其是与工商银行系统内各主要金融IT实施部门合作关系出现不利变化,或未能获得(维持)供应商资质,亦或因客户发展策略发生重大变化、经营管理出现重大问题等原因,均可能导致主要客户对公司采购下降甚至不再续签合同、停止采购公司产品或服务,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一方面大力提升员工服务意识、质量意识,以及执行合作银行开发各项要求的意识教育,并纳入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员工在提供优质开发服务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公司持续开展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员工行为规范要求,严格绩效考核管理,为合作银行提供高质量的软件交付服务。第三方面,公司将大力发挥资深银行业务背景团队的作用,积极研究新技术在银行的应用趋势,预判合作银行的IT建设路径,不断提供新的、可落地、可带来银行业务增长的解决方案。通过优质服务降低主要客户停止或大幅降低合作份额的可能性。第四方面,公司正加大力度拓展新的金融机构合作客户,提升存量合作银行的市场份额,从总体上分散大客户集中度风险。

  收入或利润无法持续增长的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未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加,维持现有增速的难度提高,亦可能出现利润无法与收入同步增长情形。而且,公司销售收入与下游银行业的监管政策、IT 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如果未来国家宏观政策发生变化或者银行管理体制变革,可能发生银行业不景气或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放缓等情形,从而影响到银行业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使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出现不利变化,并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公司持续稳定经营。因此,公司存在收入或利润无法保持持续增长、持续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通过不断提高研发技术、自主产品自主研发,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加大自主创新,取得行业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数字化浪潮的背景下,公司也在不断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拓展力度。

  业务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客户主要是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银行对金融IT系统的采购一般遵循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通常在年初(第一季度)制定投资计划,后续履行审批、招标、合同签订等流程后,之后由公司启动实施,故上半年需要初验或终验的项目相对较少,下半年尤其是年末是定制化开发合同验收的高峰期。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在下半年占比较多,业绩存在一定季节性波动。

  应对措施:公司加强、坚持稳健的收款工作,实现合同及时回款。另外公司一直致力于自主软件产品的研发,并不断加大软件产品销售业务份额,基于产品销售合同执行周期短、投入小、回款快的特点来对冲行业业务季节性波动导致公司经营风险。

  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

  重大风险事项描述:公司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公司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产品结构调整都需要以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为主导,公司各项核心技术也是由以核心人员为主的团队通过与同行和客户进行广泛的技术交流、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和行业实践获得的。能否维持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并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是公司能否在行业内保持现有市场地位和是否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以上核心人员流失的风险是由于公司所处行业对于人才的竞争争夺而造成。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团队稳定,但为考虑核心团队成员的长期稳定,公司将进一步实施员工激励培养计划,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稳定核心团队,降低核心人员流失与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应对措施:报告期内,公司核心团队稳定,但为考虑核心团队成员的长期稳定,公司将进一步实施员工激励培养计划,通过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升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稳定核心团队,降低核心人员流失与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宁波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