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科创板 - 正文

35家科创板公司“剧透”2023年业绩:近九成预喜 中科飞测预计摘“U”

来源:证券时报网 2024-01-18 09:1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35家科创板公司“剧透”2023年业绩:近九成预喜 中科飞测预计摘“U”)

截至2023年1月17日晚间,共有35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3年全年预计业绩。其中,28家科创板公司披露业绩预告,3家公司披露业绩快报,4家公司在上市公告书中披露。

从变动趋势看,31家预喜,占比近九成,其中,中科飞测、航亚科技、山外山净利润增幅领先,预计增幅分别超过861%、346%、170%;从净利润金额来看,2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超过1亿元,其中传音控股、中微公司、金山办公净利润领跑。

此外,中科飞测预计首次扣非前后净利润均为正,预计年报披露后将成功摘“U”。

31家公司预喜 占比近九成

从净利润增速看,31家公司预喜,包括30家公司预增、1家公司扭亏为盈,占比88.6%。其中,6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幅翻番,增幅最高的公司超过10倍,为中科飞测,航亚科技、山外山增幅紧随其后。

中科飞测营业规模增长带动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5亿元一1.65亿元,同比增长861%—1278%;扣非后净利润0.25亿元一0.45亿元,同比增加1.13亿元一1.33亿元,主要系国内半导体检测与量测设备市场高速发展,下游客户设备国产化需求迫切,推动下游客户市场需求规模增长。该公司首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扭亏为盈,预计将在年报披露后摘“U”。

航亚科技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50万元至9450万元,同比增加346%至371%;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250万元至8750万元,同比增加443%至476%。

报告期内,航亚科技国际国内航空批产业务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持续调整市场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批产规模效应提升。同时内部持续推进精益管理、扎实提升质量绩效,持续降本增效、提升运营能力,推动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山外山则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亿元到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1.01亿元到1.41亿元,同比增长170.1%到237.63%。

27家公司净利润过亿 占比近八成

从净利润规模来看,27家科创板公司预计净利润区间的平均值超过1亿元,占比近八成,其中6家高于10亿元。传音控股、中微公司、金山办公净利润金额居前,预计净利润下限分别为54.93亿元、17亿元、12.35亿元。

传音控股目前为科创板“盈利王”,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21.2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33.32%左右;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4.93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1.15%左右。

2023年第四季度,传音控股实现营收191亿元,创下该公司上市以来单季度营收新高,主要是公司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及推进产品升级,整体出货量及销售收入有所增长;同时,受益于产品结构升级及成本优化,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相应毛利额增加。

金山办公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3.69亿元到47.95亿元,同比增长12.45%到23.41%;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35亿元到13.66亿元,同比增长10.55%到22.19%。

报告期内,金山办公机构和个人订阅业务收入双双上涨,抵消了机构授权业务和互联网广告业务调整带来的影响,推动公司整体业绩持续增长。同时,公司政企业务收入整体继续增长。

8家集成电路产业链公司业绩预喜

目前,已有中科飞测、中科蓝讯、海光信息、中微公司、艾森股份、京仪装备、乐鑫科技、唯捷创芯等8家集成电路公司披露2023年业绩预告情况,均预计同比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增长,传递“芯”产品需求回暖信号。

中微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约62.6亿元,同比增长约32.1%;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增加约45.32%至58.15%。

根据中微公司公告,该公司2023年新增订单金额约83.6亿元,较2022年新增订单的63.2亿元增加约20.4亿元,同比增长约32.3%。

中微公司表示,公司2023年业绩预计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是2023年公司CCP(电容耦合)和ICP(电感耦合)刻蚀设备均在国内主要客户芯片生产线上市占率大幅提升,同时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新开发的LPCVD设备和ALD设备已有四款设备产品进入市场。据悉,该公司在南昌约14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上海临港的约18万平方米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部分生产厂房已经投入使用,支持了公司销售快速增长的达成。

海光信息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6.8亿元到62.6亿元,同比增长10.82%到22.14%;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8亿元到13.2亿元,同比增长46.85%到64.27%。

据了解,海光信息四季度CPU出货量提升、深算二号DCU陆续交付,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海光DCU作为国内少有的具有全精度浮点数据和各种常见整型数据计算能力的产品,已得到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认证,推出联合方案,打造全国产软硬件一体全栈AI基础设施。

校对:姚远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上海临港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